注册  找回密码

调查显示近七成儿童曾遭家庭暴力

2012-3-9 09:52| 发布者: 阳光灿烂| 查看: 1289| 评论: 5|原作者: tianyuan

摘要: “好妈妈”语录:   ▲恶棍的起源就在家庭教育中,打骂教育是培养恶棍最好的办法。一个蒙昧的家长以打骂来面对自己的孩子,他是在损害一个人乃至数个人的人生;众多媒体一起来炒作打骂教育,就是在损害社会的健康 ...
“好妈妈”语录:
  ▲恶棍的起源就在家庭教育中,打骂教育是培养恶棍最好的办法。一个蒙昧的家长以打骂来面对自己的孩子,他是在损害一个人乃至数个人的人生;众多媒体一起来炒作打骂教育,就是在损害社会的健康,在大面积制造恶行。

  ▲人们可以从所有宣扬粗暴教育的书中看到一个洋洋得意的母亲或父亲的形象,看不到孩子的幸福感。作者、出版社、媒体一系列的没有底线才会抬出一个荒谬的概念。最可怜的是那些糊里糊涂接受了这种概念并去运用的人。

  ▲暴力教育能让孩子变得顺从,不会让孩子变得聪明和懂事;能让他们变得听话,不会让他们变得自觉和上进。暴力教育能得到一些暂时的、表面的效果,但它是以儿童整体的堕落和消沉为代价的。

                                                             ——尹建莉

  2011年,两个为人父母者引起了公众的关注,一个是“虎妈”,一个是“狼爸”。他们用打骂的方式把自己的孩子“培养”进了名校,并出书与公众分享自己“成功教育”的经验与心得。“虎妈”、“狼爸”的存在在国内引起了“中国式教育应走向何方”的大讨论。在“主打派”与“反打派”的激战中,《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作者尹建莉连续在自己的微博、博客中发文,措词激烈地要求大家一起抵制“邪恶教育”。而在她2009年出版的畅销图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她早已强调,不用暴力对待孩子是成功教育的基础。本刊2012年下半月版《亲子讲堂》栏目特邀作家、教育专家尹建莉为读者讲述如何做好父母。

                                                              ——编者

  文/尹建莉

  不以爱的名义施暴
  电视上看到一个讨论要不要打孩子的节目。当“主打派”和“反打派”进行辩论时,我觉得,这个话题放到这里讨论,本身就是个应该羞耻的事情——如同100年前讨论要不要一夫一妻制、女人要不要缠小脚一样。既然能成为一个观点相左的辩论话题,说明当下社会仍泛滥着对“打孩子”恶俗的麻木和容忍。

  打孩子是一种陋习和恶习。一个用武力征服儿童的成人,无论财富多么丰厚、地位多么显赫、学问多么高深、打人的理由多么充足,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现。这一瞬间,你以为自己强大而正义,其实是缺少理智、恃强凌弱。你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心理全部失守,只能从体力上给自己找平衡——在爱的名义下施暴。此时此刻,你的行为如此粗野,不过是个穿西装的野人。

  人们都说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以为孩子们整天被蜜糖腌制着。实际上,我国儿童教育中家庭暴力现象非常严重。2007年,中国政法大学两位教授对“家庭体罚子女现象”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近2/3的儿童曾经遭受过家庭暴力。在接受调查的498名大学生中,54%的人承认自己在中、小学阶段经历过家长的体罚,而体罚形式中父母动手打人的占88%。

  在弱者面前,最能流露一个人的真性情。许多人,他们在单位、在朋友中表现得谦和并富于教养;唯独在他们最亲爱的孩子面前,不自觉地流露出粗野。

  不把孩子当“弱小”征服
  每个孩子都有“不听话”的时候。我相信每个孩子的“不听话”,都不需要用打骂来解决。

  记得女儿圆圆在三四岁时,有一次她和我到超市,她要买一种加了很多色素的饮料。可能是她看到别的小朋友喝这个,而这是我坚决反对的。我很肯定地告诉她这个不能买、不卫生,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可以喝这个。她当时为此很生气,不肯离开那个地方,最后干脆躺在地上哭闹。

  我不生气,就像平时看她玩沙子一样,若无其事地等着她。在等的过程中我还看看别的商品,和营业员说句话。她发现我不生气,不在意她的脾气,哭闹得更厉害。

  地面很凉,也脏,她的衣服全弄脏了,路过的人都在看她。我沉着气就是不着急,待她哭不动了,我蹲下身,用商量的口气问她,咱们走吧?她见我来关照她,又开始哭闹。我就又没事人似的站起来,在她跟前溜达等待。

  这样几个回合后,她没劲了。我又蹲下微笑着问她,好了吗,可以走了吗?她意识到再闹也就这样了,乖乖地站起来。我拉着她的小手,就像事情发生前一样,高高兴兴地走了。

  我连一句批评的话都没说,也没再给她讲道理,因为道理刚才已经讲过了。此后,圆圆再没提起过要喝那种饮料。而且,凡是我态度肯定地说不买的东西,她就不再坚持,非常听话。

  面对一个未成年人,成年人最大的文明所在,就是站在儿童的角度,努力理解他的所想所为,以他乐意接受的方式对他的成长进行引导。你必须要把他当做一个“人”来平等对待,而不是当做一个“弱小的人”来征服。

  我的一位女同学,她工作、人际关系等各方面都很出色,却经常在家里打骂孩子。有一次我们聊天,她谈到她父亲时,历数其父的不是。她父亲在她小时经常打她。她觉得父亲当年打她那些理由一个都站不住脚,她对父亲的行为充满蔑视,甚至有一种仇恨感。后来,我们聊到她的孩子,她又历数孩子的不争气,讲了一串孩子该打的事例。当我表示她对孩子的态度是来源于她父亲的粗暴时,她对此断然否定。说她和父亲不一样,她父亲打她没有道理,而她打孩子都是有理由的。

  这位女同学和她的父亲其实都因为同一个原因打孩子,即孩子惹自己不高兴了。他们对幼小的孩子共有的“教育方式”就是拳头。从做家长的修养上看,他们其实是很相像的。

  应尽快立法严禁打骂孩子
  蒙台梭利博士说:“每种性格缺陷都是由儿童早期经受的某种错误对待造成的。”

  2008年奥地利爆出一件让整个国家蒙羞、让全世界震惊的事件,一位叫约瑟夫的父亲在地下室囚禁他的女儿长达24年,并对其实施性迫害,致使其生下7个孩子。并且,他还虐待他的老母亲,把她关在阁楼上,经常让她忍饥受冻,直到死去。当代社会为什么还存在这样的“超级野人”?媒体挖掘的一些报道应该能说明问题:约瑟夫在童年时,经常遭受来自母亲的暴力和虐待。

  这是个极端的例子,很典型地说明畸形的家庭教育会给一个人带来怎样的恶果。

  童年时代的每一种体验都可以在生命中留下痕迹,孩子没有“小事”,每件小事都是深刻地影响着他成长的大事。每件小事都是最初抓在手心中的那把雪,可能滚成一个硕大的雪球,对未来形成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像一个比喻说的那样,南美的一只蝴蝶挥动翅膀,有可能引起北美的一场龙卷风。

  2005年,网上有一篇报道,说沈阳一个13岁女孩儿在一个国际青少年钢琴大赛中获得冠军,而这一佳绩居然是她的父亲在3年时间里抽女儿400个耳光得来的。这仿佛是一个典型的“不打不成才”的例子,它不知会让多少父母相信用耳光可以促进孩子“成才”。

  可是,一个平均两三天就要挨一记耳光的孩子,尤其是个女孩子,她会成长为一个怎样的人呢?耳光打在皮肤上的痕迹很快会消失,但留在心理上的创伤能消褪吗?女孩儿要长大,她将不只是个“弹钢琴的人”,她还会是个有很多种角色的人。作为更多的角色,她将会表现出怎样一种面貌呢?如果说这个个案有代表性,它不代表一种成功教育,只能代表一种畸形价值观下危险的做法。它在用一个单一成就,去赌孩子人格健全与一生的幸福。

  目前,我国有一些保护少年儿童的法律法规,但都是一些粗线条的概念,不具有现实约束力。打孩子从来被认为是家务事,无须他人干涉;只要不把孩子打残打死,就不会上升到法律层面解决。全社会普遍漠视未成年人的精神损伤,很少有人认为父母打骂孩子就是虐待儿童。在“打是亲,骂是爱”的面具后,只有儿童能感受到那是狰狞、是恐怖。

  家长的素质事关未来公民的素质。国家应大力开展家长教育,提升家长的教育素养;同时,应该尽快立法,严禁打骂孩子,剥夺不合格家长的监护权。比如,取消那些把孩子逼得一次次离家出走的家长的监护权,而不是一次次地把孩子抓住教育一顿再送回家中。

  不是穿了西服就变成绅士,不是生了孩子就会做父母。做父母需要学习,需要学会如何爱。学会爱是个很大的命题,需要慢慢去学。最简单的第一步就是不再打骂孩子,不做穿西装的野人。




                                                                                来源:法律与生活


鲜花
2

握手
1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芙蓉 2012-3-24 14:37
要尊重孩子!
我的贝贝 2012-3-20 15:29
孩子都太小了不要给她太大的压力
白鸽zi 2012-3-13 16:09
我不打孩子
wzy1888 2012-3-10 09:21
研究的很深层,很有道理,希望能帮到许多人












益生菌
81味正骨消痛贴
今古通消痛贴
赛维片

阳光灿烂 2012-3-9 09:51
粗暴对待孩子的家长其实并不懂得什么叫尊重,发自内心的,对生命的尊重。
与大人相比,孩子往往显得更加宽容和有爱心。

查看全部评论(5)

验证问答 换一个 验证码 换一个

Archiver|手机版|父母必读 ( 京ICP备06011946号-1 京ICP证100913号 )  

GMT+8, 2024-5-5 11:07 , Processed in 0.03232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