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家庭教育高峰论坛苏婧发言

2012-3-30 16:57| 发布者: 阳光灿烂| 查看: 1199| 评论: 0

摘要: “与孩子共同成长”2012北京市家庭教育主题周开幕式暨家庭教育高峰论坛苏婧发言

  苏婧:各位尊敬的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自一线的校长、园长、老师大家上午好。刚才宗老师介绍说有四位专家,我想后面都是专家、大家,我算不上。我简单说两句,应该说是临危受命。前不久他们让我来解读一下北京精神关于爱国篇,其实真跟大家说我心里是七上八下的,确实还是源于我们不久作为学前教育杂志社,我们向市委宣传部承接了一个项目,我们在努力的做关于在学前教育阶段怎么来践行北京精神的做法,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一些想法包括理念、做法想跟大家一同来分享一下。我发言的题目是将“爱”的种子植入孩子幼小心灵,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家园共育,践行北京精神。我们更强调的是幼儿园、家庭和孩子用一个什么样的合适的载体让这三方在这样一个合适的载体上互相影响,来将“爱”的种子植入孩子幼小的心灵。

  第一个题目是北京精神塑造要从娃娃抓起。2011年11月2号,290万名首都市民投票选出了北京这座现代化古都的城市精神,以爱国为核心,以创新为精髓,以包容为特征,以厚德为品质,诠释了当代北京所具有的气质与灵魂,表达了广大市民对北京的实际感受与价值认知。北京精神作为北京市民共同的价值坐标和追求,不应该也不可能把幼儿排除在外。精神塑造要从娃娃抓起,人格培养要从娃娃抓起,这样北京精神才是可持续的,它的传承、延续和发扬光大才能够成为可能。

  第二,社会快速发展,人才竞争激烈,家长高度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但是目前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着很多误区,我们在座的都是研究家庭教育的,比如说现在家长过度重视知识技能和才艺的学习,放松对孩子情商、人格、品德和社会性的培养;再比如,家长过度依赖学校、幼儿园和教育机构而放松自身的学习和提高以及自身榜样的示范作用。

  第三,家长重视家庭教育,但往往停留在经济投入大于时间和精神投入的层面,面对种种误区我们也在想,在北京精神价值体系宣传教育这种契机下,怎么能够用一个有力的载体引导家长走出误区和孩子共同在亲子共读中,在跟孩子的互动中全面的为孩子成长创建和谐健康的精神环境和教育。另外,其实作为家长,他在跟孩子共读中,他也在理解北京精神的内涵,他跟孩子的互动中可以借助这种有效地渠道,将北京精神的内涵以幼儿喜爱易于接受的形式和方式传递给孩子,用小手拉大手的方式有助于家长在生活中去体验真正内化北京精神。这是我们一些想法,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利用我们杂志的定位在做这样一种尝试,也得到了相关领导不断的指导,现在还是在有力的尝试和努力的实践中。

  第二个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关于爱国精神,应该和爱的情感、爱的行为这样一些理念应该要建立在孩子这种积极的社会情感的体验的基础之上。这也想跟各位做一个分享,因为分给我的任务是来解读北京精神跟爱国这个部分,因为我作为女园长学会包括杂志社主要是从学前教育这个角度来解读爱国。爱国作为北京精神的“首义”,它体现了北京精神最核心、最深刻、最显著的特征,爱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表现为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及对祖国的美好河山和对自己的故土家园有深厚的归属感和尊严感,对祖国的文明历史和灿烂文化有积极的认同感和荣誉感。爱国是一个公民起码的道德也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但我们想在学前阶段,我们也知道爱国是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那么从幼儿时期开始,我们应该培养他们的爱国之情,但是对于3到6岁的孩子,爱国并不意味着要产生具体可行的爱国行为,而是萌发对他人、对家乡、对祖国的意识和情感,增进幼儿内心的体验,并且使这种情感和体验成为其生长过程中爱国行为产生的不竭的源泉。

  我们在学前阶段应该有这样一个地位,我也想跟大家分享,我们在若干年前在幼儿园也做过这种爱国主义教育的实验,比如我们在一个小班,老师带着孩子们认识国徽,老师就说国徽是怎么样构成的,通过图片等等,包括麦穗什么组成的,他说麦穗是什么,麦穗就是面粉;面粉是什么,面粉就是小朋友吃的大馒头。小朋友记住了,老师在复习的时候问小朋友,你们说国徽是怎么构成的,小朋友说大馒头。这样一个例子就是说学龄前的孩子,他的感知和具体形象的思维非常重要,我们需要爱国教育送娃娃抓起,但是他怎么样适时适度,如何来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来做,其实是我们要探讨的一个课题,所以这点也是今天想重点跟各位分享的。

  爱国对幼儿来说比较抽象,不易领会,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爱国就应该着手于幼儿熟悉、感兴趣的事物,从爱自己开始,逐步关注身边的小事,对周围人和事产生兴趣,能够爱他人,逐渐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然后让他产生爱北京直至爱祖国的情感。在学前阶段可以培养的目标跟大家做一个分享,包括我们可以设计很多内容,比如说我是中国人,地球上生活着很多国家的人,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特点和文化,让他感受,我们是众多文化中的一种,当然其实我们也知道,北京精神这四个要素其实彼此之间也是互相紧密联系的,可能爱国中有包容,但可能也有别的因素在里面,是互相渗透的,包括认识国旗国歌,包括来感受56个民族是一家。特别是我们前几天得到市委宣传部的荣处长也跟我们说,你们做任何设计一一定要见物、见人、见事,也给了我们很多指导。

  再比如我们可以做小脚丫走天下,让孩子去画中国的地图版图,每到一个景点,让他用直观的感受逐渐产生一种民族的自豪感。比如说在场馆,那么在场馆中有什么具体的国家的大事,有什么能够让我们中国人产生自豪感的事情,让孩子对这种感性的事加深认识,然后由此来让他产生爱国的情感。包括我们认识北京是首都,北京有什么样著名的建筑,他的历史文化、特产,了解北京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大事和变化,用一种适合的载体来传达给孩子。再有,除了他产生这种爱北京的情感和爱国的情感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落实在行动中,要保护我们的家园,比如我们可以设计一些热爱自然、怎么样垃圾分类、怎么样环保节约。让孩子产生爱我们的家园很自然的情感,直至小学也应该是这样一种切合的形式跟孩子发生关联。

  不可否认,如果将爱国作为一种概念和认知,那么对学龄前的幼儿来说,由于他受经验和认知能力的局限,难以理解自己的抽象的概念,难以将自己与祖国建立联系。然而,当我们将爱国视为一种民族精神、爱的情感、爱的能力和爱的行为时,就会感到幼儿爱国精神、爱的情感和爱的行为是建立在一种积极的社会情感基准上的。幼儿这种积极的社会情感包括关爱和尊重他人、归属感与积极荣誉感,接纳和尊重多样性以及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那么这个时期幼儿学习怎样看待自己、理解他人、与人交流合作、爱他人和被人爱等等,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发展为对家庭、对集体、对家乡、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第三个部分想跟各位分享的就是说我们要在家园共育、践行北京精神,在幼儿有效的心灵播下爱的种子。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也就是说幼儿心中播下爱的种子,他会伴随着幼儿的年龄增长生根、开花、结果,作为父母应该重视幼儿积极的社会情感的培养。因为我们今天是家庭教育主题周开幕式,我们宣传的理念是要家庭共育。在家庭中我们北京市特级教师“沈继燕”老师长期致力于幼儿社会型培养,她在我们课程研讨过程中提出她的观点,我想跟大家分享,她提出几点。

  第一,希望家长做高情商的父母,让幼儿获得爱的体验与感受。因为家庭式幼儿赖以生存的环境,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童年时期的亲子关系可以长期的影响孩子自我形象、待人接物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幼儿教育是“以爱育爱、以情激情、以形塑形”的教育。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那么我们践行北京精神和爱国因素,很重要的是我们要在家庭中进行,而且和幼儿园的课程要发生关联,让他走入家庭、走入孩子,可能每个阅读和游戏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示范的作用绝对是不可忽视的。所以我们建议家长在践行北京精神的有素过程中要做一个高情商的父母,让幼儿在家庭中获得爱和悲被爱的体验,其实这是最重要的基础。为此,成人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让幼儿生活在关爱、尊重、宽松、鼓励的环境中,孩子就会感到幸福、自信,就会在尊重中学会尊重,就会在自身体验中学会关爱和宽容

  第二,让幼儿在爱的感受和体验中增进关爱他人、爱集体的社会情感,家长应引导孩子观察成人的劳动,要为孩子创造适宜的条件,为幼儿提供亲身体验的机会,或者将自己的感受随时告诉幼儿,使他们在观察和体验中感受到爸爸妈妈为我们付出了很多。比如说在幼儿园的爱妈妈的活动中,当老师询问孩子们怎样向妈妈表示爱时,孩子们只会说妈妈我爱你,于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每天回家都画观察日记,通过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他们发现,原来妈妈每天要做很多事情,洗衣、做饭、打扫房间、照顾老人,指导自己学习还有陪伴自己睡觉。那么在孩子们观察并体验妈妈的辛苦后,于是当妈妈摘菜时,他们就会送上小凳子让妈妈坐着干活;吃饭时他们会主动帮妈妈拿筷子,包括睡觉时可以学者自己洗脸洗脚;放学时孩子们主动相约,不再玩大型玩具,让妈妈早一点回家节约妈妈的时间等等。由此来激发小朋友爱父母、爱长辈的情感等等。

  第三,在这个过程中注意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鼓励他们从爱身边的人做起,从点滴的小事做起。我刚才说我们要对孩子培养爱祖国的情感,一定要从孩子熟悉的、贴近幼儿生活和情感的现实出发,引导幼儿从爱身边最亲近的人开始,由小变大、由近及远逐渐展开,如从爱自己的父母、爷爷奶奶到爱周围的亲近的人;从爱幼儿园的老师、爱自己的小伙伴到爱社会上为我们服务的阿姨、叔叔;再到不同民族、不同特点的人;从爱班集体、幼儿园到爱自己生活熟悉的环境;再到爱祖国的山山水水。我们觉得爱国教育在学前教育特别是在课程中的形式中应该做到四化,即具体化,生活化,儿童化和多样化。爱国作为一种品质是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中逐渐养成的,学前阶段是形成孩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的关键阶段,如果抓住这一时期,对孩子进行这样的渗透式教育,那么效果将事半功倍。

  下面有一点时间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做亲子课程的一些思路。比如说我们刚才遵循这种由近及远、由小变大,从让孩子感受身边的事物开始来渗透爱国的情感,那我们先设计的主题应该是从北京,因为要从孩子熟悉的身边的场景开始。比如说我们设计的是三个特点,一个叫做纵横结合,一个叫做整合渗透,再有就是由内而外。纵横结合就是指我们在设计的时候,纵是对新、老北京同一个事物的今夕对比,老北京和新北京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体现了北京的继承与发展。横是通过孩子吃在北京、住在北京、逛在北京、爱在北京以及孩子在描述我心目中未来的北京,让他产生对北京的这样一种情感,再有就是由内而外,指孩子的学习方法上,先要注重孩子的内在体验,然后外在情感的表达;整合渗透就是在爱国教育的过程中,因为爱国教育属于品德教育,但人的发展是不可割裂的,我们觉得还要渗透关于艺术的、科学的、语言的等多方面领域的渗透。

  本来还有一些图片的分享,比如说我们逛在北京,学龄前的孩子可以去看北京的十六景,那么这些十六景怎么能够结合北京著名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来让孩子认识北京,包括吃在北京,比如说在逛庙会的过程中,在丰富北京各种小吃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孩子去了解北京,进一步深入了解小吃来源于哪些民族,感受民族间的融合,包括了解和感受北京的开放和对多元文化的接纳,在游戏中让孩子练习多角度的分类进而来表述等等,包括让孩子制作糖葫芦。这是住在北京,让孩子进行社区调查、自然分类包括一些和家长在亲子共读和亲子游戏中,让北京精神的各个元素真正能够进入家庭、进入课堂然后进入孩子幼小的心灵。我就介绍这些,这是我们的一些常识。说的不到之处,欢迎各位专家、各位领导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宗春山:谢谢苏婧女士的分享,也谢谢她那种馒头式的爱国教育,幼儿本来就是用嘴来认识世界的,他通过建立一种情感,和世界建立一种亲社会的行为,所以我觉得虽然小,但我觉得它是很美的一个东西,我记得我去日本考察的时候,日本的幼儿大纲就三条,第一条,能不麻烦别人就不麻烦别人;第二,永远提前十分钟到达;第三条,用过的东西和用之前一样的整齐,我想里面包含着无限的内涵,所以我想幼儿教育还要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尝试。下面我们将围绕创新精神请佟丽华副理事长进行分享。佟丽华的发言>>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验证问答 换一个 验证码 换一个

Archiver|手机版|父母必读 ( 京ICP备06011946号-1 京ICP证100913号 )  

GMT+8, 2024-4-24 18:56 , Processed in 0.02412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