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注册  找回密码

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孙云晓发言

2012-3-30 17:01| 发布者: 阳光灿烂| 查看: 1214| 评论: 0|来自: 父母必读育儿网

摘要: “与孩子共同成长”2012北京市家庭教育主题周开幕式暨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孙云晓发言

  孙云晓:非常高兴在这样一个讲台上谈包容精神,它是北京精神的一个特征,大家都认为这两个字非常贴切,今年是我做儿童教育的第40年,我觉得中国家庭教育如果说失败,如果说问题很多都是因为对孩子的不宽容、不包容,刚才佟丽华说的我完全赞成,我们的一种把孩子当做自己的附庸,用专制的态度,逼着孩子走自己希望他走的道,不宽容孩子的失败,不认识、不接受孩子的差异,这些问题是比比皆是,因此我觉得家庭教育需要包容精神。

  首先的观点是孩子本身就是千差万别的,孩子的成长过程一定要犯很多错误,这个时候没有包容精神就没有现代的家庭教育。我举一个例子,儿童时代是个胡说八道的时代,因此特别需要童言无忌的精神,胡说八道是儿童探索世界成长的一个过程当中必然表现出的特点,我到河南去讲课,我讲提倡童言无忌,防止集体失语,有一个女老师,特别担心的在那儿等着问我,说孙老师,孩子怎么能够童言无忌呢?我说为什么不可以呢?她说道理我也说不清楚,我给你说说我儿子的丑事,我儿子六岁,小学一年级,上课时老师说,同学们,给大家讲一个概念,对称,什么是对称?她怕小朋友不明白,说小朋友,你们想想看人的身体哪里是对称的,小朋友明白了,眼睛、眉毛、胳膊、腿,说了半天,有一个老师的孩子在后排坐着,一直举着手,老师想说的差不多了,你还说什么?但不让他发言他就一直举着,老师说你说吧,那孩子腾站起来了,老师,人的两个屁股是对称的,男孩的两个小蛋蛋是对称的,说我妈妈……,老师说坐下,老师一听就急了,狠狠就瞪他一眼,说不许胡说八道,一下课老师就找他妈,哎呦,你儿子思想太复杂了,你要好好教育教育,妈妈就找儿子谈话,儿子,你上课怎么能说这个问题?儿子说他们都不知道,我才知道,她妈妈说我儿子六岁就这么乱七八糟,长大了会不会变成流氓?我说六岁的孩子没有流氓,你不要用成年人的思维去揣度儿童的心里,去衡量儿童的言行,那是不合理的,其实这样的现象太多了,几乎所有做父母的都碰到过,因此我们现在的很多成年人帮着孩子改作文,给孩子说思路,全都是用成人思维代替儿童思维,这就剥夺了一种儿童的视角,儿童的一种探索精神,你想没有宽容怎么能有创新?没有宽容怎么能有独立的人格?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儿童是特别需要犯错误的,不敢犯错误是儿童成长中的一个重大的危机,比方说药家鑫,我一直想和大家探讨一个问题,不能轻易放弃药家鑫的悲剧在哪里?药家鑫之所以他被送上断头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开车把人撞了后他自己说的,第一个念头,农村人难缠,我可不能让他缠上我,我得想办法摆脱,这是他最强烈的动机,最真是的动机,他几次都说这个话,因为他父亲是个非常严厉的父亲,吓得他根本就不敢犯错误,见到父亲都哆嗦,因此他见得少,经的少,犯错误也很少,特别乖的一个孩子,这样的孩子他就没有处理生活中各种挫折难题的经验,其实你把人撞了,一个最本能的反映是对不起,赶快救人,无论如何都要去救人,那样的话你救人一命自己也会免受更重的处罚,但没有犯错误经验的孩子,他恰恰没有这样的体验,他就赶快抹掉,小孩的本能是他做了错事,你明明看着他做了错事,他本能的第一反应就是不是我,因为他没有承受错误的后果,无法评估,他没有这种经验,因此特别需要我们善待儿童的错误,让他知道犯了错误不可怕,敢于承认,是可以改正的,这样才是真正的好孩子,所以我觉得是非常需要宽容的精神。

  第二,有没有宽容精神决定了有没有良好的亲子关系,李子勋教授谈过一个观点,我很赞成,就是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关系好教育才能好,关系不好教育一定失败,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生命线,师生关系是校园安全的生命线。我做过很多调查,现在孩子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性的问题,这是英国的一个13岁的男孩当了爸爸,15岁的女孩当了妈妈,被认为是英国的耻辱,这种事情实际上离我们并不遥远,北京一所重点高中高一班里的,两个男女学生已经把孩子生出来了,现在孩子大概四五岁了,这些事情的发生,一个重要的原因,我朋友曾经写过一本《藏在书包里的玫瑰》,很畅销,我们发现发生这种问题的学生,他们百分之百的说,我们像信仰宗教一样的信仰这种事绝对不能告诉父母和老师,他们发生这种事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父母,但他很快就明白,父母是绝对不能理解,不能宽容的,儿童都是研究大人的专家,他们可很有经验,因此父母和老师往往都是最后一个知道的,你想想没有包容怎么可能有现在的教育,怎么可能有好的关系?

  讲到包容精神时我觉得还有一个对家庭教育意义,实际上包容是从对孩子的尊重到维护他的尊严,陶西平老先生谈过,北京搞了好多年的尊重研究,有人问他尊重之后做什么?他说尊严,我觉得讲得非常好,只有包容精神才能给孩子尊重,才能给孩子尊严,而只有受到尊重,有尊严的人才有独立健康的人格,我说包容精神也是法律精神,尊重未成年人的四个基本权利,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这是有法律依据的,这些年出的虎妈、狼爸问题,包括绿领巾、红校服等等,都是对未成年人的不尊重,是一种很大的伤害。

  在家庭教育中的包容精神,我认为一个很高的境界应该发展到什么?就是无条件养育,通俗的说爱孩子是没有条件的,不是因为孩子乖巧或者成绩优秀你才爱,他只要是我们的孩子,是未成年人,我们就得无条件的爱他,只有这样的爱才能够让孩子有一种安全感,有幸福感,这是他生命的最重要根基,大家可以看到,在这是在国际上一个比较重要的观点,大家可以看到两种差别,其实大家现在可以发现,很多家庭对孩子的爱都是有条件的,比方说孩子只要好好学习他们就高兴,孩子取得好成绩父母高兴,给孩子买奖品,孩子取不得好成绩就不高兴,甚至父母经常用话威胁孩子,比如你再这样做我就不要你了,你别登这家门,你将来就扫大街了,各种各样威胁的话很多很多,我曾经写过一篇论文《童年恐慌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今天的孩子有很多恐慌在等着他,我们中国青少年研究大量的调研发现今天孩子最发愁的事情就是考试、作业多,中小学生睡眠不足的达到近8成,10年前是近半数,双休日睡眠不足是7成,所以孩子竞争的压力是非常大的,有的孩子甚至因为一点点的事情就会崩溃,这些都是因为我们缺乏一种包容精神。

  各位想想看,如果孩子考不上北大清华,上不了名牌高中、重点学校,真的就完全没有出路了吗?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我的孩子幼儿园、小学、中学从来没上过任何重点,现在不也很健康正常吗?所以我们都会知道,将来在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并不一定是那些成绩最好的人,有作为的人也未必是学历最高的人,一个人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他有着道德精神,有责任感、善解人意、认真负责的人,我相信学历低一点他也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所以让家庭教育充满了包容精神,那就是现代的家庭教育,我的讲演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宗春山:谢谢孙老师,二十年前,“中日战列舰”较量,后来据说孙老师再去日本的时候,又接受日本记者的访问,说如果再来一次较量怎么样?说输的还是我们的“中国舰”,可能目前争论仍然在延续,所以大人不能够包容孩子,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大人也不能包容自己,今天对孩子这样的一种苛刻和要求,是因为抹杀了儿童和成人的界限,我们不允许有孩子,不允许有这个界限,希望他是一个战士,永远像成人一样去冲锋和陷阵,我想这可能是我们的文化和根本,谢谢孙老师的分享,再次感谢。下面请名誉会长徐会长给我们他关于厚德的分享。 徐惟诚的发言>>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验证问答 换一个 验证码 换一个

Archiver|手机版|父母必读 ( 京ICP备06011946号-1 京ICP证100913号 )  

GMT+8, 2024-3-29 21:13 , Processed in 0.02246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