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孩子,别慌》

2012-11-23 11:22| 发布者: 阳光灿烂| 查看: 5617| 评论: 0

摘要:   《孩子,别慌》内容简介:2009年底,孙云晓在新浪开设微博,其中的“孙云晓教育感悟”专栏,随时记录孙云晓体验、观察、阅读与交流的心得,积少成多,达到680多条。这些每条140字的 ... ... ...

  《孩子,别慌》部分内容摘录

 

  第一篇 捍卫童年

  一个人怎样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很重要的取决于他的童年。孩子的童年如果是快乐的、自由的,他就有无限的张力;如果他的童年是过于沉重、过于劳累的,他就会厌倦学习、厌倦生活甚至厌倦人生,他就封闭了,没有开放、没有发展。

 

  警惕童年恐慌

 

  微言 妙 语

 

  孩子是什么?是上帝赐予我们的最珍贵的礼物,是让我们幸福快乐的天使。但是,我们不了解这个天使,我们按照自己的意图强行塑造天使, 结果,天使被扭曲成一个怪物,一个超能的怪物,美好的生活也变得乱七八糟。因此,我们需要以虔诚的心迎接天使,需要充分地尊重和了解天使。

 

  童年的快乐是一生快乐的开端,童年的不幸是一生不幸的源头。带着“童年恐慌”长大的孩子是难以获得幸福的。甚至可以说,许多人生的悲剧都可以从童年找到原因。一切真心爱孩子的成年人要成为儿童权利的捍卫者,把发现儿童、解放儿童和发展儿童作为儿童教育最神圣的天职。

 

  儿童教育从哪里来?不是从成年人的大脑里来,也不是从书本里来,而是从孩子的需要中来。满足儿童的发展需要就是最重要的教育。教育专家们说得好:“孩子是脚,教育是鞋。”我们需要特别了解儿童和尊重儿童,儿童教育首先不是教,而是观察和倾听,教育儿童从发现儿童做起。

 

  早期教育是必要的,但不要变成早期摧残,要做童年的捍卫者。我的观点是无为乃大为。也就是说,要以平常心对待孩子,越是焦虑越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有许多敏感期或关键期,都需要适时给以指导和帮助,给他成功体验的机会,但一切都要用尊重的方式来进行。

 

  早期教育水平的高低可能决定孩子的发展能力。科学实验发现,在同样的生活条件下,刺激元素丰富的小老鼠能力突出。这或许可以推断,在婴幼儿时期,如果多一些游戏,多一些动手操作玩具的机会,多一些人际互动的交流,会显著地促进儿童的发展。发展非智力因素对于幼儿具有特别意义。

 

  早期智力开发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违反认知规律,例如要求5 岁前的孩子死记硬背就是对其创造力发展的伤害。如韦钰院士所说,人对“情节的记忆”一般在5 岁后才会形成,而到13、14 岁以后才是最有效的。因此,要想培养创新人才,就需要从培养儿童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情商做起。

 

  6 岁前的教育也有方向和原则,绝非吃喝玩乐加学习知识和技能就可以成功。早期教育的核心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我赞成陶行知的观点:“凡人生所需要的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6 岁以前培养成功。换句话说,6 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

 

  幼儿教育小学化就把早期教育变成了早期摧残。卢梭一定赞成这个判断,他认为最初几年的教育应当纯粹是消极的,甚至说浪费时间是最重要最有用的教育法则。其实卢梭之意并非真的浪费时间,而是不用所谓的知识来干扰孩子的成长。你开头什么也不教,结果却可能创造教育的奇迹。

 

  儿童早期的生活经验会对其一生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学前教育无疑是重要的,问题在于学前教育学什么。在我看来,学前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给孩子自信、自理与合作,而最有效的方法是激发兴趣和培养习惯。要发现和发掘儿童的兴趣点,培养其自觉主动的探索精神,但重点不是学习知识。

 

  孩子的起跑线应以健康人格为标准,不应以超越年龄违反身心特点的早熟为骄傲。要让孩子在宽松的气氛中成长,而不是一味地强调输赢。童年要有一个宽松的环境,要为其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童年有独立的价值,不仅仅是为了长大成人。孩子的名字是今天,没有今天怎么可能有明天?我认为,全部儿童教育的使命可以概括为12 个字:发现儿童、解放儿童和发展儿童。发现儿童,指关心和了解儿童成长规律和身心特点;解放儿童,指尊重儿童的权利,打破对儿童的束缚;发展儿童,指促进儿童和谐成长,提供各种相关的服务。概言之,教育的目标是让人获得幸福。

 

  提升尊重意识, 培养尊重习惯, 这是父母与教师教育成功必备的条件。在今天, 尊重孩子已经不仅仅是道德要求, 还是法津规定。无论是国际的《儿童权利公约》还是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都有一个共同原则, 即要尊重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

 

  世界的一切发展都是人的发展。被称为“经济学的良心”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说的“发展就是自由”,可谓精辟之语。毫无疑问,教育是促进人发展的事业,而发展的目标是自由。是否有利于人获得尊重和自由,是评价教育好坏的根本标准。实际上,儿童最需要自由,却往往最缺少自由。今日的孩子之所以备受煎熬是因为过度竞争。您希望孩子自由快乐,可是看别人纷纷把孩子送进各种技能培训班,您还敢无为或不争吗?真正考验您的时候到了。您是为孩子一生幸福负责呢?还是对他眼前竞争负责呢?在我看来,对于童年的摧残就是对一生幸福的摧残,幸福的人生需要幸福的教育。

 

  没有快乐的体验就没有幸福的生活。可是, 让孩子快乐生活却成了今日社会无解的难题。不可否认,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是吞噬儿童快乐生活的黑洞。但是,快乐作为儿童生命的重要元素,也有顽强的生长力,如果父母和教师对孩子多一些理解和尊重,孩子会体验到许多快乐。

 

  儿童教育要以儿童为本。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儿童的节日就要以儿童的快乐为最高原则,就要以满足儿童的需求为其根本宗旨。儿童节应以自由狂欢为宗旨,尤其应形成让孩子充分释放想象力、创造力的鲜明特色。这既是儿童的真正快乐,也是民族的真正希望。

 

  孩子为什么特别喜欢小丑呢?因为每个孩子都是小丑,他们在长大的过程中,有太多与小丑相类似的经历。近几年的六一儿童节,柳州市都会举行世界小丑节,深受孩子们的欢迎。把小丑节与儿童节放在一起,真是孩子的福分。

 

  小丑往往是善良的高尚的,也是智慧的勇敢的,他们是儿童的朋友。一个多么出人意料的发现啊! 清华大学和杭州天长小学分别对毕业生的跟踪研究发现, 都是第十名左右的学生成才率最高, 因为他们的压力小于前十名, 反而发展了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这可能是规律性的发现。如果按照素质教育的标准, 他们完全可能名列前茅。教育的潜力与误导由此可见一斑。因为所在学校混乱,难以发展自己的特长,一个11 岁的孩子居然能够说服父母搬家,可见少年乔布斯具有足够的智慧和意志力,更可以看到其父母对孩子的理解和尊重。这件事启发我们,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是何等的必要。实践证明:如果忽视孩子呼救的声音,可能导致孩子失去生存的希望。

 

  在我心目中,现代教育一定是离人越来越近的教育,绝不会是离人越来越远的教育。也就是说,现代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关注人的需要,关注人的心灵世界。比如,孩子的身心健康、潜能优势和兴趣爱好、同伴关系、烦恼与梦想等,这是最需要父母和教师了如指掌的。

 

  在我心目中,现代教育一定是让人越来越强的教育,绝不会是让人越来越弱的教育。现代教育是富有活力的教育,强健人的体魄,强化人的创造力,强大人的信仰力量。让孩子变强有三个层次:一是身体强壮,二是心理健康,三是善于创新,这是父母和教师教育成功的三个目标。

 

  教育的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杨东平教授说:“教育最重要的功能是人的自我发现和自我实现,是个性的充分发展。”我想,只有在自信自主自强的前提下,学生才能做到自我发现和自我实现。因此,没有尊重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尊重他人,尊重差异,尊重环境,尊重资源,是尊重的四个要素。

 

  无视儿童天性是今日教育的极大弊端。在卢梭看来, 我们每个人都是由三种教师培养的, 即天性、教育和环境。如果三者和谐一致就是良好的教育。三者关系如何协调? 卢梭坚持应以天性本能来做教育的指引。他甚至认为: 天性的最初的冲动永远是正当的。实际上, 天性就是生命潜能和需求。

 

  尊重天性就是尊重生命的需求和成长的规律, 这是教育最基本的原则。卢梭形象地批判不尊重天性的人, 说他要强使一种土地滋生另一种土地上的东西, 强使一种树木结出另一种树木的果实,他把人像练马场的马那样加以训练。

 

  今天的教育不正是如此吗? 所以, 我们需要重新发现儿童。

 

  拥有幸福的童年才会有幸福的人生,而幸福的童年需要与真善美相伴,尤其需要尊重。作家莫言告诉我一个非常难忘的细节,直到参军要离开家的时候,父亲才第一次叫他的大名,那一刻,他突然感觉自己长大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敏感的,都是渴望有尊严的,可是,我们是否在乎小孩子的尊严呢?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验证问答 换一个 验证码 换一个

Archiver|手机版|父母必读 ( 京ICP备06011946号-1 京ICP证100913号 )  

GMT+8, 2024-4-25 14:49 , Processed in 0.02200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