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北京父母勇敢应对家庭教育的严峻挑战

2012-11-29 17:02| 发布者: 阳光灿烂| 查看: 924| 评论: 0|原作者: 周永琴

摘要: 中国父母谁不盼望自己的儿女长大后能建功立业、成龙成凤?中国儿女谁不渴望自己长大后能顶天立地、成名成家?这是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进步的强大内在动力之一,为什么今天反倒成了被社会质疑、诟病的事情?——21世纪中 ...

  为了孩子,改变自己

  ——北京父母勇敢应对家庭教育的严峻挑战

  周永琴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摘要:中国父母谁不盼望自己的儿女长大后能建功立业、成龙成凤?中国儿女谁不渴望自己长大后能顶天立地、成名成家?这是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进步的强大内在动力之一,为什么今天反倒成了被社会质疑、诟病的事情?——21世纪中国的父母和孩子们怎么了?

  关键词:家庭教育 父母

  一、 中国家庭教育,面对严峻挑战

  1、直面孩子:未成年人现状堪忧。

  了解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基本前提——

  直面21世纪中国的未成年人,付出颇多心血金钱的父母们苦不堪言:现在的孩子怎么都这样——贪图享乐,讲究享受,吃的是洋餐,穿的是名牌,赶的是时尚,追的是偶像,玩儿的要高档,电邮网络把瘾上;年龄约是往上涨,成绩越是往下降;你一批评他就烦,轻者双手捂耳,重者出言顶撞,甚至离家出走,不惜以死拼将!

  直面21世纪中国的未成年人,辛辛苦苦任教中小学的老师们常常抱怨:现在的学生,依赖性太强,独立能力太差,生活上太娇气,学习上太不努力,没有吃苦耐劳精神,缺乏良好意志品质,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很难与他人互助合作;心理承受能力太弱,经不起半点挫折坎坷,你若对他和颜悦色,他准把你的话当成耳旁风,你若对他严加管教,他又会出事而吓你个半死!

  直面21世纪中国的未成年人,从事青少年犯罪研究的专家们更不时大声疾呼告诫众人:未成年人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团伙犯罪、盗窃抢劫犯罪、性犯罪是其主要特点。有鉴于此,中共中央在2004年专门出台了8号文件,号召从上到下各级党委、政府部门,都要“大力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

  2、正视现实:社会文化难辞其咎。

  孩子是时代的晴雨表,少年儿童的精神风貌,由社会文化环境所塑造——

  前些年,曾有市场调查公司在对上海、北京510名13-19岁的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后发布报告说:有20.9%的被调查对象经常为父母的离婚问题、身体健康、职业稳定,和自己的学习成绩、未来的不确定性而深感焦虑;69.8%的被调查对象“对社会的很多问题感到困惑”;有59.5%的被调查对象认为“社会上的人都自私自利”;有58.1%的被调查对象对父母、学校制定的针对他们的规则,在心态和行为取向上都有着强烈的拒斥倾向,最普遍的做法是:“表面上遵守,私底下不遵守”。

  我们都记得马克思的一句名言:“社会存在决定思想意识”。作为一个十几年来,一直在家庭教育领域与家长和孩子们亲密接触的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笔者认为:上述几个绝不可以被忽视或小视的百分比,并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减少,反倒在某种程度上有愈演愈烈之势。孩子们内心的焦虑困惑,其实反映出来的是他们的不安全感、无助感和无所适从的彷徨感;孩子们对现实社会这种偏激的基本看法与应对方法,会极为严重地影响到他们对待人生、社会的态度和价值取向;而这一代中的多数人所共有的对待人生、社会的态度和价值取向,又会强有力的反作用于社会现实,以致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严重干扰甚至阻碍社会的健康发展与全面进步。

  另外,该调查报告还反映了一个在孩子们中间比较普遍存在的现象——社会上谈论较多的青少年“早恋”,已存在于接近半数的被调查对象中,且大多数被调查对象对同龄人的“感情问题”,都持比较宽容和认同的态度。笔者曾在不同场合强调:生理发育已经成熟、对两性关系既充满恐惧又满怀好奇心的未成年人,偏偏身处在经济利益驱动下,政府屡禁不止的色情文化的诱惑与包围之中。可永远眼睛只盯着孩子学习成绩的父母和老师们,却自觉不自觉地放弃了对孩子的情感教育和性科学、性文明教育。因而,孩子们对友情、爱情的强烈渴望,与就学、升学的沉重压力之间的激烈冲突,就成了自制能力和自律意识还很薄弱的他们,在面对自身时最难以克服的、最尖锐的一对矛盾冲突(尤其是男孩子)。

  3、救助孩子:父母不能一味退守。

  “天助自助者”;“如果你不自救,连上帝也救不了你。”

  帮助孩子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即教孩子“学做人”,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因为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是传承人类优秀文明最重要的通道与途径。

  社会学认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笔者更进一步意识到:孩子就是这个细胞里的细胞核;细胞核负责保存并向后代传递他所保存的遗传基因,所以,人类始终把孩子当作“祖国的明天”、“人类的未来和希望”,格外看重对他们的培养与教育。基于此,在帮助和挽救孩子面前,父母是无路可退的,只能迎难而上!

  让家庭教育紧密配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齐抓共管、一起努力,把我们的孩子们培养成21世纪人类社会所需要的、既有利于孩子自身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又能推动人类社会全面进步、自我日臻完善的宝贵人才。

  二、 为了孩子,北京父母理应勇敢奋起应战,率先改变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老子曰:“知变曰智”。

  作为有幸生活在首都北京,有未成年子女的父母们,理应在面对家庭教育所遭遇到的严峻挑战面前,勇敢奋起应战,在全国率先改变,因为我们得“天时”——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组织都高度重视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因为我们得“地利”——居住在全国“首善之区”,拥有“人文北京”的丰厚文化底蕴和奥运文化遗产;因为我们得“人和”——有各类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教育工作的专家学者们的认真指导。让我们在中国(北京)妇女儿童博览会举办的“首届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向孩子们庄严承诺:为了你们能身心健康的成长,我们愿意努力改变自己,做负责任的父母!

  1、改变家庭教育的基本观念——父母子女同为家庭教育的对象,故应携手并肩,相约共同成长。

  过去我们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是不无片面的,以为就是父母对子女的单向教育。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经济、政治、文化发生的全方位的急剧变迁,父母作为新形势下的“教育者”,必须要“先受教育”,并“重在自我教育”,争做家庭教育的“模范教师”,以期与孩子一起“教学相长”。

  2、改变家庭教育的教材内容——“教孩子做人”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教生活常识”是家庭教育的主要科目。

  但“教孩子做什么样的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笔者集自己带领着出生于70年代后期的儿子走过的32年教子经历,和从事家庭教育事业15年来的社会教育工作实践经验,觉得以下三点,可以算得上是不错的最佳选择之一,应该是21世纪家庭教育不可忽缺的重要内容:

  (1)教孩子做一个通情达理、胸怀宽广的人;

  (2)教孩子做一个充满理想、具有积极进取精神的人;

  (3)教孩子做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对自己和社会负责的人。

  具备以上素质的孩子,笔者相信他(她)应该会成为一个高尚有品位、优秀有出息、快乐又幸福的人。

  3、改变家庭教育方法——只要是适合自己孩子特点的、因材施教效果良好的,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方法。

  笔者仅此略举一二,供大家参考:

  (1)父母共同参与,让独生子女能平衡地接受阴阳两种精神养分的培育,避免“阴盛阳衰现象”的继续发生。

  (2)身教重于言教,要求孩子必须做到的,父母先做示范与表率,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3)平等沟通交流,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尊重理解、鼓励支持孩子努力去追求自己的美好人生理想。

  (4)让孩子自己制定行为规范,由父母帮助监督执行(父母要记住:抓而不紧,等于不抓)。

  (5)让孩子分担家务劳动,承担家庭责任,培养家庭责任感(让孩子明白:“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Archiver|手机版|父母必读 ( 京ICP备06011946号-1 京ICP证100913号 )  

GMT+8, 2024-4-27 09:17 , Processed in 0.023553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