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2012年童书排行榜发布会开场致辞

2012-12-19 10:21| 发布者: 阳光灿烂| 查看: 10865| 评论: 0|来自: 父母必读

摘要: 今年论坛主题是阅读的力量打造心环境,优秀的童书是激发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敲门砖,是点亮童年梦想的启明星,是帮助孩子打造新环境的良师益友。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走进童书的世界,共同去感受阅读的力量。 ... ... ...
图画书 让孩子接触艺术的地方

  姫炤华:今年我也参与了童书盛会,和阿甲一起来煮第八锅石头汤,要说最大的感受就是好书太多了,入选的只有十本书。实际上我看了60种入围的图画书,我用一天的时间看了60种书,回家跟我老婆说,我这一天的感觉就像洗了一个澡一样,洗了一次文化浴,有一种洗心革面的感觉。刚才读到《黎明升起的地方》,我读到这本书时默默地哭了十分钟,非常受感动。

 

  为什么我会有一天看60种书有一种被沐浴的感觉?图画书当中究竟都埋藏着什么样的宝藏?优秀的儿童图画书里面有些什么秘密?

 

  《流浪狗之歌》插图,和17世纪荷兰绘画大师伦伯朗《两个妇人和小孩》铅笔素描画得非常相似。

 

  《奥菲利亚影子剧院》插图,美国绘画大师怀斯的作品。

 

  《妈妈的红沙发》插图,野兽派大师马蒂斯的作品,色彩特别强烈夸张,非常粗野,人们给它起了一个名字:野兽派。我们看《妈妈的红沙发》也是这种颜色画的,可以说两者非常相似。

 

  下一组例子,安东尼布朗《梦想家威利》,画面当中有一个大猩猩就是这本书的主角威利,威利坐在沙发里,沙发飘浮在空中。右边西班牙绘画大师达利《利加港的圣母》。两者完全一致,两者都是超现实主义作品。什么是超现实主义?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我们人类的一场梦境。

 

  下一组是抽象派的例子,没有具体的形象,完全用色彩线条来表现作者想要表现的东西。左边这本书是著名的图画书《小蓝和小黄》的插图,这本书非常有意思,书里面没有传统的儿童书里面的人物动物,而是讲一个小蓝字块和小黄字块的故事。右边是抽象派的鼻祖西班牙绘画大师蒙特利安的《红黄蓝》两者完全一致。

 

  左边《天啊!错啦!》,右边吴冠中的《江南水乡》,表现江南水乡的情韵。

 

  通过这几组例子的对比,我们会发现,给儿童看的书一点不简单,把优秀的艺术作品带给儿童。为什么要让儿童看这些艺术作品?这些艺术作品对儿童来讲究竟有什么用?我们先看几个人物:曹操、唐明皇、宋徽宗,这幅画是宋徽宗的自画像,乾隆、希特勒、丘吉尔。这几位跟儿童艺术有什么关系?这几位全部都是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同时这几位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他们全都是艺术家。比如曹操是我国著名的大诗人,李隆基是我国非常重要的音乐家,宋徽宗不用介绍了,他是著名的画家。乾隆爷自称是十全老人,什么都全了,有文治有武功,诗不错,画也好,他还是自诩的书法家。希特勒大家知道是恶魔,可能不太知道的是希特勒在成为德国最高统治者之前他实际上是一位画家,并且他的艺术水平其实是不错的,我们经常会看到有历史学家给希特勒的作品很低的评价,但实际上希特勒的艺术水平还是可以的。我们都熟悉喜欢战争的小男孩喜欢看军服,二战时的军服设计非常漂亮,二战的武器设计当中就有希特勒的参与,可以说是非常有才的人。丘吉尔是一位世界著名的政治家,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实际上丘吉尔也是一位画家。我举这个例子是因为这几位不但是一个国家的统治者是一国之主,而且这几位全部都是艺术家,很多一国之主不是太著名,除了这些一国之主之外人类历史上很多的政治家可能没当过皇帝,很多政治家军事家都同时是艺术家,他们都同时在收藏艺术并且甚至自己创造艺术。为什么他们要一起玩艺术?艺术跟他们的治国有什么关系?有些人说艺术是不是很值钱?一幅艺术作品比如一幅画可以卖很高的价值,但是我们知道在我介绍的这几位朋友里面有一些人是一国之主实际一点不缺钱,为什么要来接触艺术?我们人类是如何交流的?

 

  “讨厌”这两个字是负面的字代表负面的情绪。但是我说这两个字的情境是这样的,如果有一个人说“我绝不讨厌你”这样的表情,我们能相信他说的话吗?不能相信,那就说明什么?说明人类的信息传递大部分是通过表情、语音,只有少部分是通过语言文字,传递是这样的,接收也是一样的。大部分通过眼睛和耳朵,只有少部分是通过文字,我们与外部的接触主要来自于眼耳鼻舌身以及大脑对氛围情绪的判断能力。人类认识人脸的能力是非常非常强的,科学家研究,除了极少部分同卵双胞胎以外,我们人类能够认出绝大部分的人脸,能认出多少?全世界有60亿人口,我们几乎可以把每个人都认出来,这是非常非常了不起的能力。

 

  如果有一群猴子处在一个猴群里面很难认出来,终生研究猴类的生物学家也认不出来,生物学家只能通过给猴的手指上毛发上戴一些特殊的标记才能认出来。我们人类里面有一类人特别神,他就能认出猴和猴的区别——婴儿。学者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6个月大以下的婴儿编成一组,9个月大的婴儿编成一组分别给他们看不同猴子的照片,后来发现9个月大的孩子看几张之后就开始干别的了,抓耳挠腮,他觉得这些猴已经看过了,怎么又让我看一遍,觉得很奇怪。但是后来研究人员发现,6个月大以下的孩子会津津有味看猴,换猴以后还跟猴互动,说明什么?说明它认出来了此猴非彼猴。人生下来的时候有很多我们所不知道的神奇的能力,但是也就在9个月到1岁左右这些能力就失去了,这里面会涉及到很多心理学或者脑科学的东西,这个讲起来太复杂太乏味了。

 

  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比喻,人类的大脑有点像一把种子往地上一撒,种子蓬勃生长起来,所有种子生长起来是人类的一种能力,但是随着我们的生长,有些能力进步有些能力退化,这个有点像把植物挡住有的阳光透进来有的阳光透不进来,透进阳光的地方茂密生长,透不进阳光的地方枯萎。我们为什么认识人脸能认识60亿张不同的人脸?而我们却认不出随便两只猴子的脸。因为人类和人类之间沟通交流,我们并不和猴子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因此根据用进废退的原则,我们认识人脸的能力大大提高,认识猴脸能力就退化了,这也可以说是我们每个人一生都会经历的进化过程。这样一个进化过程对于儿童来讲有什么意义?

 

  刚才介绍了好几组非常优秀的图画书作品,我们再来给大家介绍介绍另一种童书。比如我现在列举的这几本,是平常市场上比较常见的儿童书。比如在书店还有在超市如果大家出差在机场就能看到这种童书,这种童书和我们说的优秀图画书有一个非常大的不同,这种童书很厚,价格很便宜,最高20块钱,一般十几块钱,但是我们看图画书一般也就30几页,但是价格不菲30几块钱。为什么不可以给孩子看这种童书,而给孩子看又薄又贵的图画书?我们看一下这些童书是什么样的。常见儿童读物的插图,这个插图讲的是一群小动物一起放学回家,这个是插图字面上的意思。仔细看这个图发现非常有意思的地方,一群小动物放学回家,是不是长得很相似?都是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睛。还有一个更显著的例子,男孩女孩长的一模一样,我做了15年童书,我做过这种童书,今天现身说法给大家讲讲这种童书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制作这种童书首先得有一个模板,出版社说我想要一个兔子,在模板上加上兔子耳朵。出版社说我不要兔子要一个狗,把耳朵一换就是狗。出版社说我不要狗要猫,把耳朵一换就是猫。出版社说我不要猫要一个孩子,一加假头套变成女孩。再换假头套变成男孩。为什么相似?全是一个模板变来变去。为什么制作这种模板?涉及到这种童书的制作过程。但优秀的图画书的形象实际不是这样的,有的特别唯美,有的特别写实,有的特别夸张,有的特别恐怖,总之是什么样的都有,不像刚才的童书,全是一个样子。制作这种童书首先得有一个画家,比如我是北京的画家,出版社找我你给我画一个水果拼盘的插图,黑白的图没有颜色,画好之后要到一个地方给它上色,这个地方叫工作室。工作室一般有一个老板,这个人或者像我一样是一个画家,或者是一个出版社的编辑,老板负责接活儿,跟作者和出版社进行沟通,接到这个活儿之后就要来上色,但是他不会自己来上,他得找一些人来上色,他找什么样的人?找一些人进行PS电脑软件培训,找来这些人员可以不懂绘画,上色过程首先从一个苹果开始涂上颜色,然后苹果涂成高光,所有的苹果涂完,所有的梨涂完,再加上背景,这幅画就画完了。我们把一个绘画过程排列在一起有没有点像工厂生产的流水线?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工厂生产流水线的过程,我们知道工厂生产流水线是20世纪初美国人的发明。比如第一条福特汽车的生产流水线,发明这个生产流水线的目的是什么?为了快速大量的出活儿,因此这种儿童书的制作过程就是生产的过程,生产的要义是什么?大量快速出活儿。刚才我给大家介绍的那几本童书《跟我学卡通》的插图,不但发明了生产流水线的绘画过程,而且还通过《跟我学卡通》这种书教给孩子学这种卡通画的制作过程。

 

  真正艺术作品的插图不是这么创作出来的,真正艺术作品插图的绘制过程,这个是风景插画的绘画过程。风景插画的绘画过程,一开始绘画的颜色有门有房顶有墙壁,一点一点清晰起来,这个绘画过程好比风景本来就在那儿搁着,画的过程有点像拿一沓厚厚的纱布在风景面前,画的过程像揭纱布,每揭一层风景清晰一点,一直到纱布都揭完风景清洗。法国艺术大师罗丹给我们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创作,我们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很像上帝在造物,上帝造的宇宙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比方一个星系,星球和星球之间彼此有联系,既有斥力又有吸引力才能形成一个星系,绘画也一样,每个局部跟每个局部都要有联系,这儿画画那儿画画,不可能把一个门全画好,到最后发现错了怎么办?就得推倒重来。但是也不是说不可以从一个苹果开始,不是绝对不可以,什么人可以?绝顶的高手。绝顶的高手也有步骤图,只不过把它放在心里没画出来而已,古话讲胸有成竹。从一个苹果开始的作者显然不是这样的绝顶高手。这样一个绘画过程跟苹果的绘画过程绝然不同,这样一个绘画过程不是一个生产的过程,而是一个作的过程。生产过程的目的是快速大量的出活儿,创作的目的是为了交流,也就是说作为艺术家我有话要跟您讲,如果我是一个画家用我的画笔跟你讲,如果我是舞蹈家用肢体跟你讲,如果我是作家用文字跟你讲,总之我有话要说跟你交流。看这种童书本质上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事物,虽然看起来都是画,但是本质上来讲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事物。

 

  刚才讲了绘画过程,我们再看一下颜色,这三幅画都是一个画家画的,法国绘画大师莫奈画的,法国的卢昂大教堂,三幅画色彩变化非常大,这三幅图在三个不同时间去画的,分别在早晨、傍晚和大雾天画的,为什么颜色不一样?人类的眼睛看到的颜色是通过太阳光的反射,太阳光的情况变了颜色就变了。清晨我们出门太阳是红色的,远山还有树林被染成红色。阴雨天昨天下着大雪所有的事物灰蒙蒙的,这三幅图是艺术家表现大自然丰富的变化,这只是一步。再进一步画家有话要说,这幅图是著名的儿童书《奥菲莉亚影子剧院》的插图,画面的老太太是这本书的奥菲莉亚,她是一个老处女,到她晚年的时候她辛苦工作一生的工作丢了,失业之后不知道该到哪儿去,她开始流浪,一直走到海边,前面没有路了,她又不知道自己该到哪儿去,于是觉得自己很累坐下来,她屁股底下有一个皮箱子,她坐在自己的皮箱子上,这是她全部的财产,她坐下来觉得该歇歇了。这幅画有一个特点,天空、大海、沙滩被画成蓝灰色,甚至奥菲莉亚本人都是灰颜色的,但是我们至少知道沙滩不是这个颜色,沙滩是黄色或白色,但是画家把沙滩画成灰的我们觉不觉得虚假?不虚假,因为它很好表现了奥菲莉亚当时的境遇。

 

  常见儿童读物是怎么表现大海的?不同作者不同时间画的,却是单一的蓝色,天空有鸟海边有树,画的东西虽多,信息量非常贫乏几乎为零,这向幅画的作者无话可说,跟您的孩子没有任何话要说,他做这件事的目的就是赶快把这个画画完拿到稿费。《奥菲莉亚影子剧院》插图就是大海、天空,什么都没有,但是信息量非常丰富,把奥菲莉亚一生的那种境遇表达得淋漓尽致。

 

  我们再来看一看线条,常见儿童读物的线条,画这种图的时候有时候工作室提出一些非常有趣的要求,比方说线条与线条之间封口,因为如果不封口颜色会顺着这个口流出去,工作室就得找一个人来修图,找一个人来修图既耽误时间,同时修图的人得有一个重要的素质,得会画画,这样就提高了成本,所以要求线条必须得封口。真正的艺术作品线条并不是这样的,著名的图画书《树真好》的插图,铅笔淡彩风格,描写的是乡村的景色,这个线条有一个特点:断断续续,很好表达了乡村的景色,好像一首乡村民谣一样。

 

  中国20世纪儿童文学经典的插图,表现的是中国江南的一场大雪,这幅画上没画什么东西,点了一些点,把江南这场大雪表现得淋漓尽致。20世纪儿童文学经典插图,表现辛劳一生的老农,一双大手上的线条又干枯又粗糙像树皮,但是我们觉不觉得虚假?不觉得,因为它很好地表现了老农辛劳的一生,一生的艰辛全写在手上。真正艺术作品的线条不是毫无变化的,而是有着丰富的变化,或浓或淡或干或湿。

 

  看完了线条我们再来看看肌理,比如我给您做一个雕塑,我给您做两个雕塑,这两个雕塑雕的都是您,都是我来做,按理说这俩雕塑应该一模一样,但是我用两种不同的材料给您做,分别用木头和金属来做,因为我用的材料不一样,这两个雕塑感觉不一样。有些艺术家利用所运用的物质材料表现自己所要表现出的东西。常见儿童读物的大海是平图,天空也是平图,鲸鱼是单一的黑色,没有任何肌理,在肌理这一项无话可说。真正的艺术作品不是这样的,描写海边的一只海龟,海龟的壳上还背着一个房子,对于海龟来讲它的壳就是它的家,我们看这个海龟的贝壳有没有用上摸上去非常粗糙的感觉,沙滩看上去踩上去沙沙的感觉。有的艺术家为了强烈表达这种感觉会用真的沙子掺上胶水往上面画,表达这种效果。潮湿地区的小木屋,长满了青苔,画家做了非常复杂的肌理。小木屋有没有感觉走进去踩上木板地板上发出咯吱咯吱响声的感觉,非常强烈,肌理上这两种儿童读物也是截然不同的。

 

  《妈妈的红沙发》、马蒂斯的作品,这两幅图都是野兽派的风格,野兽派的风格以色彩强烈著称,但是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当这些真正的艺术作品和常见儿童读物插图摆在一起看的时候,会发现真正艺术作品的颜色哪怕是野兽派的颜色都变灰了。常见儿童读物上的小孩衣服、地面、颜色全是单一的绿色、蓝色、黄色、红色,但是真正的艺术作品的颜色不是这样的,18世纪一幅水彩画,画的是一座大山,远处的山是灰色,这个画家表现的山不是单一的灰色,画家在灰色里面调进各种各样的颜色,有的地方偏红,有的地方偏绿有的地方偏蓝,整个局部连成一片形成了一片灰颜色。

  现代图画书的鼻祖之一凯特格林威的插图,中间有一棵树干,树干是棕颜色,仔细看它的局部,棕颜色变化非常丰富,有些地方偏绿有些地方偏红有的地方偏黄,所有丰富的颜色连成一体形成一整块棕颜色。这两个例子可以发现,优秀的图画书的插图和真正艺术作品的插图是一致的,它的颜色变化非常丰富。为什么变化如此丰富的艺术作品放在常见儿童书的面前就变灰了呢?就好比我们去赴一次海鲜大宴,有人请我们吃饭是美事,赴宴之前含一口劣质香精吐掉,再去吃饭还能吃得出味吗?味蕾麻木了,什么味都吃不出来了。孩子吃的食品里面添加大量的劣质香精,我们看到大量报道批评这种现象,小孩长期吃劣质香精的结果,孩子不喜欢吃老玉米,孩子不喜欢吃米饭,不香,正常的食品有自然的香味有一种非常浓郁的自然香气,如果长期吃了这种劣质香精就吃不出来正常食品的香味。孩子吃了香精长时间之后一直吃香精,直到把身体吃坏为止。长期看劣质插图的结果,什么东西都是大红大蓝大紫的强刺激,最后变成儿童敏锐的感觉就要简单化,根据用进废退的原则就退化了。艺术可以保护和提高孩子感觉的敏锐与细腻程度,保护和提高孩子敏锐的感觉和细腻程度干什么?中国发展到近代以来,可以说近代史灰头土脸饱受欺凌,西方在这段时间蓬勃发展,从1840年以来西方近代如何发展起来就成为我们中国人最热门探索的话题。我们读过世界近代史,西方近代的大发展无论是它的科技还是它的军事还是它的政治还是它的经济,它的大发展起源于一个元年就是文艺复兴。西方经济科技和军事这些方面的大发展为何源于艺术的复兴?为何源于和艺术完全没有关系的复兴?历代的统治者都在玩艺术,近年来在西方强烈推广艺术的恰恰是那些科学大家,比如中国人熟知的李政道先生诺贝尔奖获得者多次来大陆推广艺术,这些统治者和科学家他们从艺术里发现了什么?

 

  如果以后有机会我们再进一步讨论,今年有一部热播的电影《神探亨特张》主角的张立宪侦探明年6月份和我有一次合作,合作一本艺术推广书,大家会部分找到我今天演讲的答案。今天我的演讲就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验证问答 换一个 验证码 换一个

Archiver|手机版|父母必读 ( 京ICP备06011946号-1 京ICP证100913号 )  

GMT+8, 2024-5-9 05:15 , Processed in 0.02329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