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注册  找回密码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之训练法

2013-1-5 20:38| 发布者: tianyuan| 查看: 1188| 评论: 0

摘要: 下面我们讲培养小习惯的方法,最重要的方法就叫训练法。我的观点是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训练就没有好习惯,好习惯不是说出来的,是练出来的。那么怎么训练,我提几条建议供大家参考。 ... ...

  下面我们讲培养小习惯的方法,最重要的方法就叫训练法。我的观点是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训练就没有好习惯,好习惯不是说出来的,是练出来的。那么怎么训练,我提几条建议供大家参考。第一条叫持之以恒连续六周左右,国外有人提出21天形成一个好习惯,我的试验21天不够,需要6周。当然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内容,用的时间是不同的。我说的6周是平均数据,多数习惯需要连续训练6周上下。我们现在家长训练2礼拜就放松了,全都白做工。所以,我希望大家要持之以恒。

 

  第二要注意的,就是严而又严。训练孩子一定要严格,没有严格就不叫训练。我不知道你们小孩怎么样,我们在小学一年级调查,好几个孩子不敢上厕所,不敢拉屎,为什么呢?从小家长给他擦屁股,一直擦到6岁,到学校以后不敢上厕所拉屎去了,憋不住了就拉一裤兜子。到了高年级家长给带着奶,打开奶给孩子喝,拿什么喝?带奶瓶、奶嘴。您说这么教育的结果,还有什么好习惯?所以我认为,我们现在存在的五个问题一个是爱的过分,一个是照顾过多,一个是保护过多、迁就过多,还有放任过度。

 

  这都是溺爱造成的,溺爱我们讲过很多次了,但是解决不了。为什么?没有找到溺爱的根源。我研究的结果溺爱的根源是血缘在起作用,都爱自己的孩子,有没有溺爱街坊邻居的孩子?没有,这是血缘在起作用。所以我们一定想办法把溺爱变化逆爱,你爱孩子,孩子也能爱你。现在我们是半导体的爱,家长爱孩子,孩子不爱家长,这就麻烦了。怎么解决溺爱呢?我们古代孟子提出一个口号,叫易子而教,交换儿子,您的儿子我给你养活,我的儿子你给我养活,没溺爱了,没有血缘关系了。党和国家怎么要求,我就怎么教育。我们在电视台曾经做过这个节目,找十个家庭互相换儿子,那效果真好。为什么一换人家儿子,本来那爸爸特别粗暴,人家孩子来不敢上去给人耳刮子,打人孩子象话吗?他粗暴没了。本来特别溺爱的家长,对人家孩子也没那么溺爱了。但真正换儿子,现在舍不得。很难做到,那么我给大家另外四个字,叫变换角色。什么叫变换角色,就是在您教育您孩子的时候,您换一下身份,假如那孩子不是您亲身的,是您街坊邻居的孩子,是您的学生,您该怎么教育,您就怎么教育。这样就能理智起来,就人为的割断血缘关系。

 

  总之,我们应该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严爱结合,刚柔相济。

 

  第三个要注意的,就是抓好第一次。任何教育第一次都是非常重要的,假如小孩第一次偷东西,你要是抓住了好好教育,后面就不偷了。第一次你没抓住,你就偷了十次二十次了,你再想教育难多了。是不是这个道理?我问过一个日本专家,我说你们小孩剩不剩饭?咱们小孩剩饭的特别多。他说不剩,我说你们怎么教育的。人就说这五个字,抓好第一次。小孩第一次盛饭的时候盛一大碗,贪吃,吃一半吃不了了。你猜日本家长什么态度?只要给我盛在饭碗里的,一粒都不准剩,都得给我吃了。逼着孩子塞的满嘴都是,撑的要命,愣是把这个饭给塞下去了。第二次再盛饭不盛这么多了,再盛这么多还得塞下去,一次解决问题。咱们这不是,咱们这是家长给盛一大碗,吃不了了家长给吃了。您说,你在孩子心中是什么形象?我妈是专门给我吃剩饭的,他能不剩饭吗?所以,第一次是非常重要的。还有要注意的,就是小时候要严,大时候要宽。刚才,我们念关键期基本都在小时候,要严格训练。将来孩子到青春期了,大了再宽松一点。因为到青春期的时候,要独立、要民主、要自由,您再看太严了,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如小时候管严了,大了放松点也没关系,因为已经养成好习惯了。所以,我个人认为,今天的事能约束,是为了明天的自由。今天您不约束,明天就没自由了。养成很多坏习惯,走到哪大家都讨厌他,再差点进监狱了,还有什么自由?有些老奶奶爱说这些话,说孩子还小呢,树大自然直。这不用管,最后树大没自然直,长成歪脖树了,再想管管不了了。

 

  训练的时候,不完全是机械训练,还要注意讲究辩证法。要注意几个结合,一个是激发兴趣严格训练相结合,严格训练很重要,但是要激发兴趣,特别是幼儿园的孩子,一定要注意有兴趣。有些孩子的坏习惯,晚上睡觉拖鞋到处甩,一下不知道甩哪了,第二天早上怎么也找不到,家长问我说怎么办?我说您的孩子多大?他说1一年的小孩,比你们的孩子大一点。我说这么点孩子咱们跟他做游戏,我说这样吧,您晚上睡觉的时候,在家床前面,挂三双鞋印。爸爸一双、妈妈一双、孩子一双,然后晚上睡觉比赛,看谁脱下鞋正好放在鞋印里头,家长假装失败两次,孩子美了。天天放,天天放,到一定程度,把鞋印擦了,孩子也知道放在那里了。习惯养成了,在游戏中训练的,他非常高兴。所以凡是能带有游戏性的,一定要设计游戏,让他有兴趣。

 

  还有要明确要求与具体指导相结合。明确要求是应该的,我们做的也不错,但是具体指导不够,我现在听见小孩说“谢谢”两字,都慎得慌。为什么家长只说你要说文明话就完了,怎么说文明话,不具体指导。小孩说“谢谢”,“谢谢”,那叫谢谢啊?这谢谢应该什么声调、什么眼神、什么体态,要具体指导。要不具体指导,什么场合下怎么说,孩子都不知道。有一些孩子,老师说只要说“老师好”就给你一小红花,这小孩为了得小红花天天追着老师的屁股叫“老师好”,给老师叫烦了,别叫了。他不知道叫一次、两次就成了,老师在厕所蹲着老师拉屎,这孩子敬一礼“老师好”,你说老师答应不答应。所以一定要具体指导。

 

  纪律制约与自我要求相结合。自我要求当然很重要,但是咱们孩子没有那么高的自觉性,要给点纪律制约,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现在我们在家里头没有家规,我们古代很多家里都有家规,有家训,我的意见把它恢复起来,把家规、家训恢复起来。今天您听我讲完话,如果您什么事都没做,您就做这么一件事,回家给孩子定一个家规,一二三四……针对他的问题。我这小外孙,我们当时定家规其中有这么一条,就是不准跟姥姥嚷嚷。他总跟姥姥嚷嚷,我就定这么一条。真起作用,如果你写一个家训,写好了,可以一代一代传下去,这个对习惯形成很有作用。再就是反复强化与积极疏导相结合,反复强化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能够积极疏导是最好,有的小孩特别马虎,家长找我说老师这怎么办?马马虎虎,说多少遍都不管用。我说您的小孩最喜欢什么?他说最喜欢下棋。我说行了,你就结合下棋来疏导,您跟他下棋,设一埋伏,小孩没看出来,这盘棋全输了,然后让他把这棋给摆回,给孩子指点指点,你看见没有,这我设了一个圈套,我就没看出来。你要仔细点,那盘棋输不了。通过这个来训练,这叫疏导。总之,训练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我希望大家要增加训练,不要天天光是说教。再讲一下方法,叫负强化法,就是批评和惩罚。

 

  一讲到批评惩罚,很多人想到前一代人宣传的理论,叫赏识教育。赏识教育提了一个口号,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不知道你们对待这个话怎么看,我的观点这句话不对。太不全面了,好孩子怎么是夸出来的?《人民日报》的记者采访我,后来他在《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对我的采访,那篇文章里我第一个观点就是这么一句话,好孩子不是夸出来的。好孩子怎么来的?教育出来的,教育需要表扬,也需要批评,甚至还需要惩罚,那都是教育的手段。如果你成天老是表扬,从来没有批评,孩子容易形成三个问题。第一,骄傲自满,现在骄傲自满的孩子多,能做到自我批评的孩子很少。好多孩子一说到自己都跟广告词似的,那怎么成呢。第二,不是一个社会,您的孩子将来总得总向社会,走向社会谁老表扬你?咱们在座的家长,您每天听见人们表扬一句吗?我问问家长,那家长说我一个月也听不见一句,那我也得埋头苦干,老指着表扬才干活,那找什么人?第三,心理承受能力低。现在有的孩子到了这程度,批评不得,一批评暴跳如雷,一批评又哭又闹,甚至一批评出走自杀。当然,幼儿园还不至于。不信您到大学看看,跳楼自杀的孩子没有经常挨批评的孩子,那经常挨批评的孩子考不及格都不带自杀的。考不及格不好,但起码还活着,还可以再教育。所以我的观点,八个字,表扬为主、批评为辅。90%是表扬,要给批评留10%的位置。一点批评都没有非常危险,一个孩子没有点批评,没有点挫折,甚至没受到委屈都很难成材。我们家长特别害怕孩子受委屈,其实受委屈也是成材必须经过的。当然话又说回来,大家不要理解错了。说关老师这是干什么?鼓励我们批评孩子,要天天回去骂去?那更坏了。我说的是表扬为主,多表扬、多赏识、多鼓励,批评为辅,批评少用,要适当地用,当然不能不用。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Archiver|手机版|父母必读 ( 京ICP备06011946号-1 京ICP证100913号 )  

GMT+8, 2024-4-19 01:06 , Processed in 0.022709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