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注册  找回密码

如何避免把爱孩子变成惯孩子?

2017-10-16 13:23| 发布者: 琪琪| 查看: 3008| 评论: 0|来自: 《父母必读》杂志

摘要: 儿子比较淘气,吃饭的时候总不端正地坐着,而且老是有很多问题问个不停。通常我都会尽量满足他。亲戚看到了说“慈母多败儿”,这话很是让人警醒。那么,如何看待“慈母”这个词语呢? ...


Q: 儿子比较淘气,吃饭的时候总不端正地坐着,而且老是有很多问题问个不停。通常我都会尽量满足他。亲戚看到了说“慈母多败儿”,这话很是让人警醒。那么,如何看待“慈母”这个词语呢?


A: 中国还有一句话,叫“母慈子孝”。想想看,两个“慈”到底有什么不同?找到了其中的不同,我们也就知道了自己应该怎么做。

 

慈母在我们的心中是一个充满温暖和爱意的母亲的形象。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我认为永远都是没错的。只是我们的爱要随孩子的成长而成长,而且永远以孩子的健康成长为目标。这话说起来简单,真要落实到每日每时的行动中,却也容易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困惑。

 

“慈母多败儿”中的“慈”,恐怕更多包含着我们通常所说的“惯”的意思。“惯”孩子,其实是孩子教会我们的。

 

孩子小的时候,只会用哭声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我们用准确的行动快速地满足孩子的需求是非常重要的。随着我们对孩子了解的深入,我们的“反应”速度也会越来越快。这让我们体验到养育的成就感,却也容易养成一种习惯:去满足孩子的需要,别让他哭。

 

这种在孩子小的时候非常重要的能力,如果不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改变,就会出麻烦:无意中会让孩子丧失很多长本事的机会。因此,在一些关键 点上,我们必须不断调整:

 

✔放手 到孩子有一定能力的时候,慈爱开始意味着并不要什么都满足孩子,而是要给孩子更多的使用自己的能力、发展这些能力的机会。我们在孩子身边的支持、鼓励和指导,都是在给孩子的成长加油。

 

探究 孩子天生好奇,要以各种方式来了解周围的世界。作为父母,最重要的是保护好孩子的探究热情,也就是保护好孩子主动学习的动力。我们可以欣赏孩子的提问,鼓励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或和孩子一起去寻找答案,但父母不必是什么答案都有的百宝箱。让孩子习惯于寻找答案的过程, 体验其中的快乐,比让他简单地记住一些答案更重要。

 

规则意识 孩子迟早是要步入社会的。立规矩,是保障孩子安全的基本屏障。在不同的年龄,孩子所受到的限制会有所不同,但遵守规则的意识,是父母为孩子步入社会备下的一份好礼。当然,这里说的立规矩,并不意味着对孩子凶,而是清晰的准则,温和而坚定的执行。

 

好习惯 饮食习惯、卫生习惯、起居习惯、读书习惯、学习习惯……什么事情一旦形成习惯,就具有了反复被执行下去的可能。习惯帮我们节省了很多思考和控制的能量。我们现在对孩子好习惯的培养,将铺就他未来生活品质的底蕴。

 

提要求 我们在帮孩子做很多事情,都是出于我们的爱。在这同时,我们也要要求孩子为我们做一些事情:递一张纸巾、倒一杯水、拉一拉被角、保持片刻安静……我们要感谢孩子为我们的付出。通过这些事情,孩子学会了怎样爱我们,怎样爱别人。如果孩子从来没实践过怎样爱别人,也同样不会理解和感受到我们的爱。有这样一句话曾经深深地震撼着我:“没有要求的父母是不可爱的。”

 

做一个慈母,不能是单纯去满足孩子当时提出的一些表面的要求,而是要更多地思考孩子成长的规律、发展的需要,和孩子形成亦母、亦师、亦友的关系。要减少行动中的困惑,我们可以把孩子健康成长的目标定得更具体一些: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而我们自己也要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Archiver|手机版|父母必读 ( 京ICP备06011946号-1 京ICP证100913号 )  

GMT+8, 2024-3-28 23:57 , Processed in 0.033181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