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遇上爱告状的孩子

2019-11-17 21:39| 发布者: fmbd_bjb| 查看: 2012| 评论: 0

摘要: 《父母必读》2019年10期精选文章


“张老师,达达搬走了我的椅子。”
“张老师,珠珠刚才碰到我也不跟我道歉。”
“张老师,凯凯洗手的时候把水淋到了地上,到处都是。”……

在幼儿园里,孩子告状的声音此起彼伏,内容五花八门,有的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父母对此也表示担心,孩子爱告状,会不会不受其他小朋友的欢迎呢?


减减压:告状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3~6岁这个年龄段,孩子爱告状的情况比较常见,这与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孩子能够积极主动地“告其他小朋友的状”,说明他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在进步。孩子的告状跟成人所认为的“打小报告”是不同的,告状的背后可能反映的是孩子的各种小心思。

我知道对错了
孩子有了较明确的规则意识和行为准则,并且看到别人不能按照要求做到时,他会马上进行纠正,但是他还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么,所以只能去和老师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问题解决能力会不断发展,爱告状的情况也会逐渐减少甚至消失。比如他们知道要维护并保管好自己的物品,所以会告诉老师“达达搬走了我的椅子”;知道要有礼貌,碰到别人要道歉,所以会告诉老师“珠珠刚才碰到我也不跟我道歉”……

我想要关注和表扬  
幼儿园每个班级一般会配备3个老师,但是老师无法同一时间兼顾到每一个孩子,所以部分孩子为了获得关注,可能会通过告状来“表现”自己,尤其是那些高情感需求的孩子。另外,很多时候孩子会主动地说其他小朋友做得不到位,内心的想法其实是我能做到,我是不是很乖,快来表扬我吧!

快来帮帮我
进入幼儿园后,孩子的活动范围和交往范围都逐渐扩大,从家到幼儿园,从零星几个小伙伴到二十几个小朋友,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抢玩具、互相比较等冲突在所难免,当他不能自己独立解决的时候,就希望通过“告状”这种方式解决。

告状问题多,老师来答疑
欣欣和洋洋是好朋友,幼儿园有课外活动的时候两个人经常一起玩。今天活动刚开始的时候,两个人说说笑笑,很开心,但是欣欣突然号啕大哭起来,说洋洋打她,以后再也不想和洋洋一起玩了。了解情况之后发现,原来洋洋早欣欣一步拿到了佩奇玩偶,欣欣看到洋洋玩得不亦乐乎,也想要玩,洋洋说:“我还没有玩够呢。”于是欣欣就动手抢,结果被洋洋推了一下。 

抢玩具是孩子之间经常发生的事情,有时候还会发生肢体的碰撞,处于弱势的一方往往会通过大哭、告状等方式向大人求助。所以,这个时候欣欣的心里话是我想玩这个玩具,但是她不让我玩怎么办呀,快来帮我想想办法吧!

当了解了孩子的这个动机之后,我们不要着急替孩子解决问题,可以先试着安抚孩子的情绪,然后引导孩子思考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激发孩子主动思考,也可以为孩子提供示范,比如引导欣欣这样说,“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或者“我能用这个小熊跟你交换一下佩奇吗?”等下次再遇到问题的时候,孩子就不会手足无措了。

父母怎么做,老师来支招
了解事实,给予肯定
在幼儿园中,老师一般倾听孩子告状时很认真,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重视,但也不会只听孩子的“一面之词”。在确定如何处理之前,先弄清楚发生了什么,找到告状的原因,如果孩子一时表达不清楚,老师会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回想曾经发生的事情。就像上文中提到的,孩子知道对错的时候,如果看到其他小朋友没有遵守规则而告状的时候,要对孩子这种合理的告状行为表示肯定,夸奖孩子做得对,并且引导他思考为什么其他小朋友的做法有问题,从而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规则,培养好习惯。

及时主动地表达赞赏
很多时候孩子喜欢比较自己和其他小朋友的行为,比如“皮皮吃饭时不是看左边的花花,就是看盛饭的张老师,但是我一直都在大口吃菜,而且都吃完了”。其实,这是孩子向老师或父母发出的一种信号—我需要你夸夸我。所以在幼儿园中老师会给予这些爱告状的孩子足够的关注,把夸奖的工作前置,积极地发现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和取得的进步,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如果孩子在家中孩子也有类似的告状行为时,父母也可以这样做。

培养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遇到问题后,当孩子不知道该如何解决,容易用告状的方式去求助老师或者其他成人,想减少孩子的这种行为,父母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地说,要在确保孩子安全的情况下,为孩子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鼓励他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到解决办法。比如在用积木搭建大型建筑的过程中,孩子们最初谁都想主导、谁都想要最多的积木,这时候我们要“忽视”孩子的求助,引导他们在搭建过程中逐渐学会合作、分工和谦让,这是孩子们在实践中自己的收获和成长,对他们今后的社会交往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当孩子可以自己处理一些问题时,他的内心会变得强大,向他人求助的现象就会明显减少。

幼儿园社交环境移回家
营造社交场景,学习社交技巧
与同伴发生分歧是孩子“告状”的主要原因,所以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是孩子需要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幼儿园里,孩子基本上都是参与集体活动,跟同伴接触的机会多,增长知识的同时也在实践中学习如何与其他孩子相处。但是回到家中,孩子接触同伴的机会大大减少,所以父母可以鼓励孩子主动邀请好朋友到家里玩或者带孩子出去玩,让孩子有更多的社交实践,在具体的场景中学习如何处理矛盾和冲突,比如说在家庭聚会中孩子提前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在没有征得同意的情况下,小伙伴拿走了他的玩具,如果孩子能够在父母的引导下平稳地化解与朋友之间的抢夺玩具的危机,那么当孩子下次再面临同样的问题时,就知道如何解决了。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验证问答 换一个 验证码 换一个

Archiver|手机版|父母必读 ( 京ICP备06011946号-1 京ICP证100913号 )  

GMT+8, 2024-4-24 08:11 , Processed in 0.02249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