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注册  找回密码

开启健康的美味之旅

2021-3-1 16:08| 发布者: fmbd_bjb| 查看: 488| 评论: 0|来自: 《父母必读》2021年2月

摘要: 孩子的口味喜好有与生俱来的,也有后天习得的,而孩子喜欢吃什么,又与家庭的口味相关。

文|盛晓阳(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发育行为儿童保健科主任医师)

孩子的口味喜好有与生俱来的,也有后天习得的,而孩子喜欢吃什么,又与家庭的口味相关,为了让孩子能够接受各种食物的味道,除了在他的味觉敏感期让他品尝各种食物之外,家庭的饮食习惯也需要做一些调整。

味觉的成长
当我们描述某种食物的味道时,常会有这样一种说法——小时候的味道。小时候的味道为什么那么让人着迷?除了略带成长的伤感以外,确实是来自人们内心真实的反应使然。人们对于味道的感受最早始于孕后期,而出生后第1年的体验更是对终身的食物喜好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因此,小时候的味道可能是人们内心深处最难忘的记忆。

人们所体会的食物味道,不仅仅是味蕾中的味觉细胞所体会到的甜、酸、苦、咸、鲜,还包括鼻腔的嗅觉细胞所感受到的上千种不同气味,以及口腔神经肌肉等所感受到的食物冷热、粗细、辛辣等触感,所有这些感觉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妙不可言的好味道。

胎宝宝已经能品尝味道了
胎宝宝的味觉细胞在孕早期即妊娠第8周时就已形成,到孕中期即妊娠第17周时,味觉感受器已经能感受不同的滋味,而胎宝宝的嗅觉感受器也在妊娠第24周时开始工作。另外,在妊娠第12周时,宝宝已能吞咽羊水。因此,孕后期的胎宝宝就能通过羊水品尝到妈妈所吃食物的味道了。研究发现,孕妈妈的饮食会改变羊水的成分和味道,进而影响胎宝宝,并影响出生早期宝宝的味觉喜好。

味觉敏感期,各种味道都要尝试
宝宝出生后,通过母乳能继续感受妈妈饮食的味道,到宝宝满6月龄添加辅食后,更能通过不同食物而感受到各种食物的味道。
研究显示,4~6月龄可能是宝宝味觉发育的敏感期,在这一时期让宝宝接触到不同的食物,尝试到不同的味道,能让宝宝更容易接受各种味道,从而减少儿童期的挑食和偏食,并对终身的食物喜好都有影响。

味道喜好,与生俱来+后天习得
喜欢甜味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孩子都爱吃糖,刚出生的宝宝就对滴入口中的糖水表现出享受的表情,而对苦味表现出强烈的抗拒。其实,在大自然中,甜味往往来自碳水化合物,代表着能量,而获得能量是继续生存的基础;苦味则代表着有毒、有害,需要回避。因此,喜爱甜味、厌恶苦味是人类的天性。

但是,人类有学习的能力,通过不断尝试、反复体验,人们就可以接受不同的味道。孩子都不喜欢吃略带苦涩的蔬菜,尤其是西蓝花、甘蓝等十字花科的蔬菜,但如果反复尝试,孩子也就逐渐接受了。

美味和健康如何兼顾
在吃这件事上,家长和孩子似乎总不在一个频道上:家长想让孩子吃的,孩子意兴阑珊,而孩子心心念念的美味食物,家长却因为它们没有营养、对身体不好而想让孩子远离。难道美味和健康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吗?做到以下3点,美味和健康就可以兼顾。

重在搭配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少盐,少油,这是健康饮食的总体原则。但健康饮食并不等于只能吃蔬菜水果、粗粮杂豆,奶蛋肉禽鱼等动物性食物也是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孩子来说,适量的油脂必不可少,控制脂肪不必如成人般严格,因为孩子还处于生长期,对能量的需求相对高于成人,需要适量的脂肪提供能量。同时,油脂里的亚油酸、α-亚麻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尤其是脑发育有重要作用。

食物多样是健康饮食的根本,不同种类的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只有多样化的食物才能提供均衡的营养。当然,对于孩子来说,尤其是2岁以下的孩子,饮食安排与成人要有所不同。刚开始添加辅食的孩子,强调奶类、鸡蛋、肉鱼禽等动物性食物的摄入,可让他多尝试不同种类的蔬菜水果,以熟悉不同的味道,但不必过多摄入。孩子长大后,饮食安排才可以接近成人,并逐渐增加粗粮、杂粮以及蔬菜水果的摄入。

相比蔬菜水果、粗粮杂豆,糖果、油炸食品、精米、白面的口味更好,更容易被接受。科学研究也证实,当孩子尝试过糖果、蛋糕、炸鸡之类的食物后几乎都能马上爱上,而蔬菜水果、瘦肉则往往需要反复尝试才能接受。不过,如果孩子自幼习惯于健康饮食,充分享受过食物的天然美味,再加上家长的合理搭配、精心烹饪,孩子也会很乐意接受健康饮食的。

很多家长不让孩子吃炸鸡等油炸食品或者糖果等高糖食品,认为这些是“垃圾食品”,但这种称谓并不合理。因为这些食品也能提供能量及营养素,只是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过高而已,如果能控制进食量,并与蔬菜水果、粗粮杂豆等合理搭配,同样能达到让孩子饮食平衡的目的。

选对零食
一说到零食,家长就会想到糖果、冰激凌、薯片等高糖、高盐的食物,所以不愿意让孩子吃零食。但是零食并非只有这些,奶制品、新鲜水果和坚果也可以作为零食。孩子生长发育快,对营养的需要量高,胃容量又有限,一日三餐无法满足孩子的营养需求,在两餐之间吃点零食正好能补充能量。所以,孩子吃零食是有正当理由的,只是要尽可能选择水果、奶制品等健康的零食,并在两餐之间吃。

把握度和量
健康饮食最讲究的就是均衡,而所谓的均衡就是要把握度和量,合理搭配多样化的食物,精心烹饪,健康和美味就可以兼得。家长可以参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膳食宝塔,合理制定食谱,安排全家人每天的饮食。每天都应有谷物、蔬菜水果、蛋肉禽鱼、奶类以及适量的油脂。尽量选用新鲜的食物,多用蒸、煮、炒的方式制作食物,少用炸、煎、烤的烹调方法。

当然,饮食均衡也并非每一餐、每一天都必须刻意达到,可以将时间延伸到一周、一个月,但必须注意把握度和量,达到饮食均衡。

给孩子“传承”良好的饮食习惯
孩子的饮食习惯与家庭的食物喜好、口味偏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孩子在出生前就已通过羊水感受到了妈妈饮食的味道,出生早期通过母乳喂养继续感受着妈妈饮食的味道,而当孩子添加辅食后,就会对家庭食物充满好奇,而且孩子最终会逐渐习惯家庭的食物,饮食习惯与家庭饮食习惯趋于一致。因此,要想让孩子有良好的饮食习惯,需要从改进家庭饮食习惯着手。

健康的饮食习惯不只针对孩子
很多家长非常认真地执行让孩子少吃盐的倡导,1岁以内的孩子绝对不给吃盐,但是却忘了还需要减少自身食盐的摄入。事实上,少吃盐有利于健康,需要终身执行,只有长期保持低盐摄入才能获得健康效益。如果家长自己不能做到少吃盐,而孩子迟早会与家人一起吃饭,孩子盐的摄入量终归也会超标。
因此,家长除了不在孩子的辅食中额外添加盐以外,还应该注意减少全家人盐的摄入量。这样,当孩子对家庭饮食感兴趣时,就可以让他适量尝试并逐渐学会吃家庭食物。

挑食的家长几乎不可能培养出不挑食的孩子
家长的饮食行为对孩子有强烈的示范作用,当家长表现出不爱吃某些食物时,孩子也不会愿意尝试。同时,孩子的饮食往往由家长安排,家长自己不爱吃的食物通常也不会让孩子尝试。所以,挑食的家长几乎不可能养出不挑食的孩子。如果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不挑食,首先要克服自身的挑食行为。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验证问答 换一个 验证码 换一个

Archiver|手机版|父母必读 ( 京ICP备06011946号-1 京ICP证100913号 )  

GMT+8, 2024-3-29 07:26 , Processed in 0.03271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