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秋冬季,可能新手父母会遭遇宝宝第一次生病,如何能照顾好生病的宝宝? 缓解发热不适有方法 发热是身体受到病菌等侵袭后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在病菌被彻底根除前,发热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除了需及时就医的情况并按医嘱治疗原发病外,父母护理宝宝的重点是帮助宝宝降温,避免持续高热,有多种方式可以使宝宝感觉舒服些,但不必急于让体温立刻恢复正常。 ● 及时使用退烧药。建议当宝宝的体温超过38.5℃时,使用退热药帮助宝宝降温。根据宝宝的年龄和体重,医生会推荐适合的药物剂型与用药方法。体温下降主要是通过皮肤蒸发水分,因此大家都知道的感冒、发热后要“多喝水”是非常有道理的。给宝宝少量多次喂奶或饮水,如果体内水分不足,即使服用了退热药,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 让宝宝发汗。注意不要用捂盖被子、多穿衣物的方式让宝宝发汗。宝宝发热时,反而应在适度保暖的前提下,尽量给他少穿衣服,好让体内的热量尽量散发出来。 ● 必要时及时就医。常见的病毒感染5~7天可痊愈,体温多在3天内下降。如果不满3个月的宝宝体温超过38℃或者3个月以上的宝宝发热超过3天,持续高热不退,出现拒食、拒水、尿少、疼痛、哭闹、嗜睡、腹泻、呕吐等异常情况时,需及时就医。 正确给宝宝用药 ● 严格遵医嘱。宝宝用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特别是不能盲目滥用抗生素。即使是常用的非处方药,使用前也要遵医嘱,再仔细阅读说明书,根据宝宝的月龄和体重,严格掌握用药剂量、次数和时间。 ● 禁用片剂、胶囊。宝宝常用的药物剂型包括:口服水剂(滴剂、混悬液、糖浆)、药粉、颗粒冲剂、栓剂、外用药膏及眼药水、滴耳剂等。这个年龄段的宝宝不能吞服片剂、胶囊,还要特别注意泡腾片绝不能直接放到嘴里服用。 ● 喂药有讲究。1岁内的宝宝不能喝果汁和蜂蜜,因此不要把药混在果汁、蜂蜜水里给宝宝服用,也不要放入母乳、配方奶里喂给宝宝。不要捏着鼻子强行给宝宝灌药。不少儿童口服药为了让宝宝易于接受,会加入少许香精、色素,如果宝宝对味道比较敏感,喂药后可补喂几口白水。另外,宝宝用药后,父母要细心地观察他有无过敏反应出现。 小技巧:这样留取便样去送检 秋冬季是轮状病毒导致的腹泻高发季节。宝宝腹泻时,建议留取便样送到医院化验,以便有针对性地诊疗。 宝宝大多穿纸尿裤,大便较稀时,容易渗到纸尿裤的吸水层里,不易取到便样。可以准备一块约10厘米长、5厘米宽的干净保鲜膜,覆盖在宝宝的肛门部位,再给宝宝穿好纸尿裤。这样当宝宝再次排便时,保鲜膜上就会留有大便。可以清理沾在保鲜膜上的大便,放进干净的小塑料盒里带去送检。 如果家中没有适合的留样盒,可以在保鲜膜外再包一层保鲜膜或密封保鲜袋,最好在1小时内送到医院化验。 食欲差也能营养不缺 有些宝宝生病后食欲下降,不爱吃奶或辅食。如果能量和营养素摄入不足,也不利于宝宝康复。 ● 保证充足的液体摄入。6个月纯母乳喂养的宝宝继续坚持喂母乳,少量多次,如果宝宝吸吮较费力,可以挤出母乳用小勺喂给宝宝;6个月以上的宝宝除了喂母乳、配方奶,还可喂些白水。 ● 不要尝试新食物。给宝宝吃已经适应的辅食,如:米粉、菜肉粥、鸡蛋羹、烂面条等,清淡、易消化,可以吃点有滋味的新鲜水果,但不要吃未尝试过的食物。 只要保证充足的液体和基本的营养摄入,即使生病期间宝宝胃口稍差些、吃得少些,父母也不必过于担心,病愈后会逐渐补回来的。 |
Archiver|手机版|父母必读 ( 京ICP备06011946号-1 京ICP证100913号 京网文(2020)2337-374号 )
GMT+8, 2023-3-25 16:29 , Processed in 0.03027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