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有两个动作在婴幼儿时期是非常重要的,第一个是爬行,第二个是投掷。

运动有利于儿童大脑的发育

运动不仅能促进儿童身体运动功能的发展,还能发展儿童的交往能力和感观。


爬行

婴儿期特别重要的两个动作,第一个就是爬行,爬行动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动作,它既是一个运动的方式,又是一个生活行为,婴儿是靠爬行来进行身体移动的。 到8个月以后,爬得很熟练以后,爬行的内容就丰富了。

爬行有绕爬,环形爬,斜坡爬,这些都是家长带着孩子爬的,它都是一个亲子游戏,是亲子交往活动,叫做交往游戏也可以。我通过这个来讲它的发展,通过一个具体的动作、一个具体的游戏来分析整个体育活动对儿童发展的功能,给孩子做什么游戏比较合适。对孩子来说,运动基本上就是游戏。

据我80年代调查的材料,我从0.2岁开始调查的,最大到6.5岁,最远的跳远可以跳到1米65,孩子动作非常漂亮,孩子的发展潜力非常大。

孩子练习非常复杂的动作,他事先的准备非常重要的,我只要一个礼拜的准备,他的成绩可以提高一大节,那是一个科学的指导。

我教婴儿班的孩子跳远,小孩根本不会跳,我就天天画一圆圈,看谁能跳到画里面去。有的时候是青蛙跳到荷叶上去,画一个荷叶,啪啪都跳进去了,最远的跳到60厘米,2岁半的孩子跳到60厘米。

 

投掷

投掷对孩子的发展太重要了,其实1岁的孩子都会这么投了,往地下投,他不往高处投,他的时空观念发展限制他。我自己搞过一个调查,儿童单手投掷,婴儿时期他就这样的,拿起来,一投再起来投,就是这么投。 就是扔东西,拿来以后扔在地上了,就是玩了,这是天性的东西,你不教他也会,然后再学这个。开始是胳膊用劲,后来腰用劲,最后连腿也用上劲了。

 


运动与大脑的发育的关系

因为运动以后血液循环增加了,他的代谢活动提高了,这有利于脑的发育,过去我们说爬行,考虑的是运动能力的发展,没想过去发展孩子的大脑。 其实爬行对大脑的发展作用太大了。

大的学习观、知识观,特别婴儿时期,婴儿时期主要是在生活中学习,生活教育,在生活中怎么穿衣服,怎么喝水,怎么走路,在生活里面学习,他学习的不仅仅是科学知识,而是很多是生活知识。有的专家统计只有20%是在课堂中学习的,98%是在生活中学习的,他的妈妈就潜移默化学习的,叫内因性认知。

如果这一点清楚以后,当妈妈的教师意识就强了,对孩子发展的作用太大了,一个是有意的,一个是无意的。过去基本上是一种潜意识的让孩子学会丰富语言,现在我有意识地提供他一个,跟别人进行语言交流、讲话的机会,让他学会语汇,学会语法,提高语言交往能力,这个意义太大了。

大脑好像是一个网络系统,很多神经细胞都结成了一个功能模式,无数的网络组成一个大的网络系统,脑子是这么一个大的巨型的功能系统,每一个模块管一件事,各负其责,比如说小朋友的这个抓握动作,就是由负责抓握动作的一个功能模块来控制小孩抓东西的,他学会抓握就是建立起抓握的功能模块的过程。这样你就很容易理解了,而且这一点非常重要。

前额是负责运动的中枢,后面是感觉中枢,还有听觉中枢、视觉中枢。抓握时他要看,他要把手曲起来,他看的时候要看距离,看东西的形状,东西的轻重,对不对?所以这个抓握动作是两个脑区,视觉中枢跟运动中枢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功能模块,这个非常有意义。为什么这样说?抓握动作不但是发展运动技能,而且是发展感知觉的技能,而现在感知觉还不是一个,不但是一个视觉,视觉里还分出来远近,东西离我的远近,东西轻重、大小、方位,他的发展价值可就不是单纯的手的动作了,他对它的精神,对他的神经系统、感觉系统的发展非常明显,而不仅仅是感觉认知功能的问题。

拿到东西孩子高兴不高兴。孩子拿到一个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他得用,他运用又得到满足了,他得到他喜欢的东西的欲望也得到满足了,他是不是产生一种满足的情感,他的愿望是不是得到加强了,它就更主动地去抓这些东西了,所以对他的愿望、需要、情感、感观、欲望都有发展作用。

 

儿童大脑发育有什么特点?

第一、发展快。0到3岁是快速发展期,语言能力,计算能力,运动能力,感知觉能力是在婴幼儿时期发展特别快,运动感觉能力发展很快,语言能力发展很快,还有的提出来音乐能力发展很快,有的计算能力发展很快,孩子计算是数的概念,不是算术的概念。但是大脑功能发展是不均衡的。怎么不均衡?有的大脑功能发展快,有的比较慢一些,情感方面认知发展要相对慢一些。一些性能发展也是不太均衡。各种功能都有自己最佳的发展期,就是所谓的关键期。

第二、有临界期。小孩在妈妈胎里面睡眠一天24小时基本上稀里糊涂睡的。生下来以后,他要适应环境生存,天一黑了就要睡觉,天一亮了就要醒了,小孩生下来不久就会养成这个规律,叫睡眠的规律。

这个睡眠规律是他适应环境后天养成的,这个养成只有几个月的期限。初期,刚生下来,在这个期间如果当妈妈的有意识做到天黑了,灯关上,大家就不说话了,睡觉吧,拍拍他,给它边吃奶边睡了,他很快就养成这个习惯了,形成这个睡眠的规律了。如果你不去有意识地培养他,好,我下班晚了,我就到超市买点东西,天黑了,该睡觉的时候,你不让他睡觉,结果,孩子以后睡觉就没有规律了。天黑不睡觉,跟妈妈闹,吃奶,甚至到上学以后还睡懒觉,很难改了,他的睡眠节律没有形成起来,给他终身带来麻烦,这个很重要的,这个就是他过了临界期了,过了这个时期就不行了,所以这个临界期的概念提出很重要。有人脑子受伤了以后,两个月之内恢复很快,过了这两个月以后,很难恢复到正常。所以科学家提出来,研究婴幼儿的行为,临界期这个概念非常重要。

第三、可塑性。如果这个孩子正常地发育,经过教育,采取一些措施,他可以发展得更好,有人做研究,对一些孩子限制他们活动,各种运动活动、交往活动,各种活动都不让他参加。另一部分孩子根据儿童的特点,现有的科学知识,有意识地安排各种各样的活动,结果经过一个时期的考察以后,经过正常活动的孩子脑重比另外一批要重21%,好上加好。可塑性就是人脑子经过有意识的培养可以发展得更好,比他自然发展要更好一些。小孩要平常不让他跑,不要说到3岁以后,1岁以后,让他常跑的人跑的就快。我的统计材料,我搞的幼儿里面2.5到6.5岁的孩子,男孩子我测验的比女孩子高,发展得快,男孩子里锻炼的跟不锻炼的相差很大,立定跳远可以相差到50公分,这一点很重要。第二点在发育过程里面出现问题了,孩子在发育过程期间,腿受伤了,有的人平衡能力不好,这是后天造成的一些问题,经过康复治疗,可能减轻损害的程度,甚至恢复成长,有的孩子在过程里面它视觉或者运动器官有影响,经过治疗以后,很快好了,这个很多的。

在儿童时期可塑性最大,得了病容易治好。没有病的人由于使用不当,而又出现新的障碍了。孩子害眼戴眼罩,结果1岁半以前带眼罩的孩子,长大以后基本上都是弱视,很长时间不让他眼睛接触东西,用进废退,不用它,它正在发展功能的时候,你突然不让他看东西,结果他就退化了。

第四、用进废退,就是刚才说的,你用它,它就好用,越用越好用。再有一个,要使用适度,过犹不及都不好。


现在国内一个大的课题,就是建立婴幼儿学前儿童的教育体系问题,观念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

爬行的意义

人类在没有直立起来以前就是爬行,爬树,是人类直立走路之前主要的一个运动方式,人类用来采集猎物、爬高等重要的方式,这个都是从发展历史上来看。同时它也是发展自己身心素质的途径,它既是战胜自然,又是发展自我的一种活动。像人类直立行走以后,爬行的生活价值就降低了,生活中谁也不爬了。可是人类的个体发展过程里面,它是婴儿时期不可缺少的活动。它是走路的基础,这一点非常重要。都说他该学走,将来走走不好会有后遗症。爬更不会。再有一点非常重要,大脑里面控制爬行的地方叫基底块,这一块在大脑皮层下,既管身体运动,又管精神活动。如果你不爬行,不通过爬行来做发展基底块,将来他的精神发展必然也会受到影响。所以爬行的问题不仅是为了爬行,而是为了孩子未来的精神发展,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

运动的作用

第一、发展身体的运动功能。

要爬行小孩得先练习抬头,背弓,颈部,躯干都要动,然后是手的支撑和移动。要走路,先是左腿前摆、支撑、后蹬,然后后腿前摆、支撑、后蹬。这些运动可以帮助孩子发展动作,第二个发展它的肌肉的功能,肌肉的力量,肌肉的耐力,肌肉的速度感,方位感好多功能。

第二、发展孩子的交往能力。

要帮助孩子开始学爬,学走,大人得帮助他,有的孩子老是走路一顺,妈妈直接用手来握他的手,教他掌握,孩子就会有感觉了,而且跟妈妈一起,妈妈帮着他,小家伙就希望妈妈跟他身体接触,摸摸脑袋什么他就很高兴,促进他的母子情、亲子情,而且它能够跟妈妈怎么样语言交往,妈妈说什么他能听懂,然后他自己也学会说,语言的表达能力,语言的理解能力。另外一个交往动作,抱着妈妈亲吻一下,扑到妈妈怀里面去,握握手都是一种交往动作、交往技能,交往行为,还有交往的需要。有的孩子比较独,他不愿意跟别人一块交往,有的孩子就愿意跟别的小朋友交往,培养他对同伴,游戏的伙伴、父母亲的交往能力。

第三点,帮助孩子发展感观。

视觉

爬行,眼睛要看,看环境,看爸爸、看妈妈,看小朋友,看自己,这是看。识别颜色、形状、大小、软硬都要发展他的视觉。

听觉

听妈妈说话,到自然界去玩,爬行的时候,在草地上爬的时候,自然要听到风声、雨声,鸟鸣、鸡啼,各种各样自然界的一些天籁,自然界的声音乐感很强的,能给人一种积极的情绪。你看我在南方就是雨打芭蕉。雨打芭蕉在北方听不到,我到南方去,住在小楼里面,一到秋天听到嘀嗒嘀嗒非常美的声音,能引起很多人的联想,所以过去好多诗人是南方人,雨打芭蕉过去是一个曲子,是我们中国民间的一个曲子。

嗅觉。

他爬行的时候,妈妈跟他接近的时候,他会闻到妈妈身上的味,这个味他很有感情的,不吃奶他也有感情。

孩子做得很好,妈妈要说小家伙做得好,摸摸脑袋,抱起来亲一亲,这种身体接触都能够帮助他发展他的感观。

 

我基本上没讲小动作,就是大肌肉动作,实际上这是体育动作,体育动作也是生活技能,生活动作,我们认为是发展运动的基础。

你看小鸟怎么飞的?自己模仿一遍,这不是做上肢运动吗?你看小鸟跳怎么跳?跳给妈妈看看,这么跳,两只脚跳,孩子做的好了,过去摸摸脑袋,夸他做得真好。这样给孩子进行多方面的教育,不单只是围绕锻炼身体。

到那以后,用游戏,或者亲子动作,亲子体操,用这个办法可以,不要怕摔跤。

到8个月的时候就学会爬的,有的6个多月、7个月就会爬了,到1岁的时候就爬得很好了。

还有一个站立的训练期,最好是让孩子在床上,扶着栏杆站,托着他站,小脚跳,扶他腋下,发展两个能力,一个是支撑能力,第二个是平衡能力,第三个就是体验直立的乐趣,他直立起来看东西就方便多了,对视觉的发展非常好,他的视野也开阔了,所以每一样活动都是有多种发展价值的,不是一种,这一点叫整体观。

1岁半就开始会走了,走得不稳当。开始是妈妈拉着走,扶着东西走,最后才是自己走两三步,找妈妈去,到爷爷这儿来,然后再是学其他的走,这也是一个走的序列,这么一个序列,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而且刚学会走,跟走的很自如的情况下,他的发展功能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投掷

投掷有几种:

滚:滚球。这种滚,推滚,这是拨滚,还有托滚,这个比较难一些。

投:单手或者双手投都可以,不一定非用双手不可,先坐着投,蹲着投,跪着投,然后站起来投,站起来各种各样的投,有的投准,有的投出去就算了,不管准不准,有的投远,可以跟爸爸妈妈比赛,把球投给妈妈,滚给妈妈。

传递:传给你,把它放在里面。

接:单手接,双手接,接滚球,球滚过来了,我手接住了,挡住了,接空中的球,由上往下落的球,平直的球,接的工具也可以有很多。

投,还有投飞镖,投纸镖。等他跳一步抛起来,那就比较难一些了,到1岁半以后都可以掌握。我记得两个阶段,1到1岁半,1岁半到3岁。

1岁到1岁半,会走了是一个阶段,到3岁都会跳了,书上讲能够单脚站了,不仅能够单脚站,而且能够单脚跳。怎么教呢?先会单脚站了,然后妈妈就拉着小家伙,拉着跳跳跳,我亲自教过,三岁的孩子能连续跳十来次没有问题。两条腿都练,不要单练一个腿。

最远的幼儿6岁的幼儿单腿跳能跳多远? 60步,63米。

仰卧起坐最多能做多少?120多个。


 

一、学用结合。

正走、交叉走,他知道了,他不为学会动作,他知道应该怎么做,这才叫有操作性的指示,不讲为什么要这样做,就讲怎么做,他知道怎么做就是知识,在爬行里面可以学会爬行的知识,交往的知识,观察的知识,好多好多知识。这种知识的特点是什么呢?叫执行,就是学知识去实践和发展统一,通过学知识、学技能促进孩子整个运动能力素质的发展,它这是一种知行合一的观点,就是养成一个习惯,他学知识是为了用,为了掌握技能,不为了学知识而学知识,学而用,学用结合,在中国的传统思想是很优秀的。

二、培养孩子的活动意识和自我意识。

跳远有跳远的意识,下雨了我有躲雨的意识,这个意识是人类活动的最高层次的指挥系统。意识是一个概念,它是人类脑子里面的最高层次的能力,它控制人的一切的行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意识控制下进行的,它是脑子的最高层次的功能,意识,这个意识培养就要靠时间来培养。

这个人有没有水平,关键看他能不能了解自己,自我意识强不强。

5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5 人)

最新评论

验证问答 换一个 验证码 换一个

Archiver|手机版|父母必读 ( 京ICP备06011946号-1 京ICP证100913号 )

GMT+8, 2024-4-20 16:44 , Processed in 0.020916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