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读育儿网-北京承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标题: 【连载】爱暴力:献给那些在爱中挣扎的孩子及父母们 [打印本页]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5 20:00:09     标题: 【连载】爱暴力:献给那些在爱中挣扎的孩子及父母们

有没有想过,父母对于孩子的爱,可能是一种暴力。

希望这些文字,能够引起我们的警醒,让我们对于爱孩子,有足够深刻的认识。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5 20:01:29

【爱是一种残酷的暴力】

多年以来,我一直记得那个走进我咨询室的女人。
她已经四十五岁,没有结婚,没有孩子。她的母亲刚刚去世。去世前,母亲对她说:“孩子,妈妈对不起你,是妈妈让你如此孤独。妈妈错了。妈妈爱你。”
第一次咨询中,她表现出强烈的自杀倾向。她向我讲述了她和母亲全部的故事,从小时候的相依为命,到长大后的对立、互相折磨,直到母亲去世时她的痛不欲生。她的人生,牢牢地与母亲捆绑在一起,而她,也将这一切定义为“爱”。
她说:“这份爱,毁掉了我的一生。”
我试图向她解释,现在说“一生”还为时过早,她还可以重新开始。
可她不停地重复说:“太晚了。”
万念俱灰,不过如此。
这个案例,发生在我做心理咨询工作的初期。我对它印象深刻,是因为我清楚地记得,自己面对那深深的绝望时的无助感。
这种无助,逼得我不得不正视,一份“爱”可能会给它的承受者带来何等毁灭性的伤害。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5 20:02:07

我还曾接待过一位男性来访者。
他是一名钢琴老师。因为钢琴,成绩平平的他考上了一所一类大学。从他小时候起,父母就节衣缩食为他攒钱,让他好好学琴。每次他想出去玩一会儿的时候,父母就会流露出失望的神情。当他不肯练琴时,父母便会打他。有一次把竹编的扫帚都给打散了。
如今早已长大成人的他,在我面前反复强调:父母是深爱着他的,他们把大部分收入都拿给他学钢琴、参加各种比赛,他们把好吃的都留给他,自己却从来不舍得吃。
然而,他终于没能如父母所愿,成为著名的钢琴家。现在的他,只是一所重点学校的钢琴老师。他觉得非常内疚,于是他把所有的工资都上交给父母。虽然已三十多岁,但他依然不会搬出去住,因为他怕父母孤独伤心。没有女孩子愿意和他一起生活。即便有女孩接受他的生活状态,表示喜欢他,他也无法和女孩建立起亲密的感情。
为什么会这样呢?
他说,如果我爱上别人,就意味着对父母的背叛,我会因此无法原谅自己。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5 20:02:51

还曾有一位中年“成功人士”,带着自己自杀过两次的儿子来接受咨询。当着我的面,他痛斥儿子软弱、没出息。他说,他是在父母的打骂中长大的,父母的严格要求让他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于是他也以同样的方式教育儿子,想让他成为一个坚强的人,儿子却令他失望透顶。
我承认,我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才不会当面驳斥这位父亲,请他离开我的工作室。我始终忘不了,当那位父亲对我数落儿子的种种不是时,坐在角落里的男孩那绝望的沉默。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3 17:18:43

心理咨询或许是一项奇怪的工作,它总是让人去看事物的“背后”。
大多数人不愿意正视的东西,心理工作者却必须直面,然后,尽己所能,提出解决之道。
在多年的咨询生涯中,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感受:每一个有心理问题的人,都认为自己是孤独的。他们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人陷于同样的困境,为同样的问题痛不欲生。
如果他们知道,有人承受着跟自己一样的痛苦,并且已经靠自己的力量掌握了解开这痛苦的密钥,对他们来说,这会不会是一种帮助?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3 17:41:59

我们这一代人,大多数都是承受着父母深重的爱而成长起来的。父母总是将他们认为最好的提供给我们,用他们认为最好的方式对待我们,在我们身上寄予无限的期望。
可是,父母这样爱你,真的正确吗?
父母保护你,不让你受到任何伤害,你能称之为暴虐吗?
父母鞭策你,让你不断做到最好,你能称之为专制吗?
父母帮助你,为你安排好了人生的每一步,你能称之为愚昧吗?
父母将一切都给了你,你能称之为自私吗?
可是,你感到快乐吗?
父母是真的爱你,还是通过爱你达到爱他们自己的目的?
如果你面对的是这样的一个残酷事实——你并没有被父母真正爱过,你该怎么办?
你不敢想,因为你不愿意相信你自己没有被真正爱过。但遗憾的是,你的灵魂一定知道,它很清醒。
所以,你痛苦。
所以,你放弃了快乐。
这,就是爱的暴力。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3 17:45:42

每一个孩子都会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这从来都不是一种罪过。每一个孩子都爱自己的父母,这从来无须怀疑。
所以,你无法洞察自己身上的伤口,甚至拒绝承认伤害的存在。
你和父母不断发生冲突,却又极度依赖父母,无法独立生活,一直痛苦不堪。
于是你否定自己的人生,认定自己的不幸福、父母的痛苦,都是源于自己的无能,却不明白真正的问题在何处。
你想好好去爱你的伴侣、你的孩子,却愕然发现,你不知道怎样去爱他们。你竭尽全力,希望以这份无私付出的爱去弥补自己曾经缺少的爱,可这份爱却被视为侵犯、视为控制,给你爱的人带去了伤害。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3 17:46:42

爱暴力,让人无法控诉,因为它以爱为名。
爱暴力,让人无法拒绝,因为我们不敢面对失去爱的恐惧。
可我必须大声说出我的观点,哪怕这样会招来责难。
因为这么多年来,那个四十五岁女人“太晚了”的感叹,一直在我耳边回响。
我想,如果她能知道得早一点,反抗得早一点,也许,人生真的会重新开始。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3 17:48:01

这就是我写这本书的原因。
我想将它送给身上带有爱暴力隐形伤口的人们。
每个人遭受的爱暴力千差万别,要想寻求解脱,也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我希望,这本书能让读它的人,握住一把钥匙,或者,努力去寻找那把钥匙。
更重要的是,即将或已经成为父母的我们,绝对不能将这种爱的暴力,再施加于我们的子女。
让爱暴力的循环在我们的身上中断,让我们在治愈自己的同时,也治愈我们的下一代。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3 17:48:45

【推开第一扇门】
为什么父母给予我全部的关爱,我却得不到快乐?
为什么无论怎么努力,我也不能让自己惶恐的心释然?
父母爱我吗,还是仅仅在利用我获得满足感、成就感?
当我感觉不到爱,是我的感觉出了问题,还是那份爱真的并不存在?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3 17:50:38

他叫云博,十七岁的男孩,白而纤瘦,一看就是关在屋子不见光的“豆芽菜”。他从六岁就练钢琴,但是完全不见有郎朗的那种王者气度,而是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
云博有一个爱音乐的父亲。但是,时代或者际遇不总是优待所有有梦想的人。和很多人一样,父亲把自己对音乐的梦想寄托到孩子身上。其实,云博还有个姐姐,比他大两岁,从小学小提琴,不过已经不在人世了。
这一天是姐姐的忌日,但是父亲和母亲只是忙着帮云博准备开学用的东西,好像忘了这个忌日,好像姐姐从来没有存在过。父亲非常开心,因为云博要去念大学了,北京的音乐学院。他在里屋唱着《今夜无人入眠》,唱得让人不仅耳朵,连胃里也很不舒服。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3 17:52:59

母亲在孩子们的眼里是一个可怜人,没什么文化,勤劳肯干。她只知道一味附和丈夫,附和他那花费昂贵的音乐梦想。
母亲递给云博一张银行卡,她说卡里钱不多,让他省着点儿花。母亲又说要帮儿子收拾行李,云博把她推出了房间。过了一会儿,父亲来敲门,说:“放着让你妈帮你收拾吧,你别累着了。”云博理都没理,故意弄出很大的响动。
没过几分钟,父亲又开始敲门,声音里带着怒气:“你今天是怎么了,故意闹别扭是吧!你这样下去,怎么好好弹琴?你别以为你考上音乐学院就了不起了,以后的路还长着呢!你有今天容易吗?你想想你姐姐,她要是能取得你今天的成绩,会像你这样不懂珍惜吗?”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3 17:53:39

听到父亲提起姐姐,云博猛地一下拉开了门,父亲就又来赔笑脸:“我和你妈给你准备了个礼物,你要不要出来看看?”
走到客厅里,云博并没有看到什么礼物。他不禁嘲笑自己幼稚,他那拮据了半辈子的父母,当然不可能买一架三角钢琴放在眼前。这时父亲走了过来,将一个塑料袋递到儿子眼前,云博打开一看,居然是一件燕尾服,做工精致,一看就知道价值不菲。
“怎么有钱……”云博问道。
“姐姐一定希望你把她的梦想继续下去。所以,我把她的小提琴卖了。你要替你姐姐站在最辉煌的舞台上。”
父亲还没说完,云博就只觉得一股血涌上脑子,他的心发抖,牙齿发抖,他挥拳向墙上的钉子砸去……父亲的眼里满是惊恐,儿子在毁他的宝贝——那弹钢琴的手,这手不能坏!云博自己心里也闪过一丝惊惧,但随之而来的是一股强烈的快意。
云博的怒火从姐姐去世那一天起就在胸口荡漾。云博姐姐是自杀的。两年前,她考音乐学院失利。开学前夕,她穿着自己的演出服,把自己吊在了风扇上。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3 17:54:29

在云博被送来我的咨询室之前,我曾接待过一位女性,未辰。她的母亲在前年二月自杀身亡。未辰对我述说她与母亲的关系,话语中充满了内疚和痛悔。她说:“我对不起妈妈,如果我没有那样伤害她,她就不会死。我永远也无法弥补自己的罪过。”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3 17:55:06

应该说,未辰的人生是从未降生就开始的。她的母亲曾经是一位不错的小提琴独奏演员,后来因为排练时踏空,从舞台上摔下来,导致终生瘫痪。未辰是她冒着生命危险生下来的,一出生就肩负着母亲的全部梦想。在未辰的记忆中,她不是在练琴,就是在奔赴练琴的路上。上学对她来说,是母亲对她的奖励。多少次,学校的老师找上门来。未辰躲在门后,盼望着老师能够带她离开家。但是每一次,老师都无功而返。母亲坚称未辰是天才,不应该像其他平凡的孩子一样循规蹈矩地长大,也不需要学习那些无用的文化课程,而应该将全部时间用在音乐上。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3 17:55:50

一开始,未辰并未令母亲失望,她顺利地考上了音乐学院,师从著名的小提琴家。学校将为她举行毕业音乐会,这对她是个极大的荣誉。但是,前途光明的未辰,却在毕业前夕忽然结婚,结婚的对象只是一个普通的生意人,而且比未辰大十几岁。未辰的选择没有被母亲认可,两人大吵一架以后,未辰冲动地选择了离家出走。
未辰发誓永远不会向母亲低头,可她万没想到母亲会自杀。母亲的死改变了一切,未辰开始回忆起母亲培育自己的点点滴滴,回忆起与母亲度过的美好时光,回忆起母亲对自己的期待,她痛不欲生。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3 18:01:26

我问未辰:“你是否觉得,母亲的去世与你有关?”
她承认自己是这样想。
我再问:“如果你预见到母亲会因此而死,会不会改变自己当初的选择?”
她说:“至少我会求她原谅我,而不是采取离家出走这种极端的方式。”
“但你其实是无法预见到这个后果的,所以,你做了自己当时认为正确的事。”
未辰犹豫了。最后,她回答我说,其实她心里很清楚,母亲会因为这件事而绝望,但她当时的感受是,如果按照母亲给她的人生规划一直生活下去,迟早有一天,她会自杀或者发疯。
“为什么你当时会有这样极端的感受呢?”
“因为我感觉,母亲并不爱我,只是利用我实现她自己的梦想而已。随着年龄的增大,这种感觉愈发强烈。我已经很努力地练琴,但只要稍微做得不好,就会被她痛斥。我觉得自己没有任何尊严,而且永远也达不到她的要求,我感到绝望。”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3 19:32:01

对自己未来的人生感到恐惧的未辰,选择了当时看来最简便的一种逃脱方式:结婚。她向我坦承,自己并不是深深地爱上了那个男人,而仅仅是决定嫁给他而已。嫁给他,意味着自己可以从母亲严酷的要求中逃出,进入一个稳定、舒适的环境,不会为生活担忧,也不会再面对无止境的苛求,最主要的是自己可以从此获得自由。
但是,母亲的死让未辰意识到,不管母亲爱不爱自己,如何对待自己,自己都深深地爱着母亲。身处强烈痛苦中的她,无从弥补自己对母亲的愧疚,甚至迁怒于自己的丈夫。在来进行心理治疗之前,她正式与丈夫分居。虽然她对我说,两人分居的原因是因为性格不合,但在随后的探讨中,她承认,她潜意识里认定,丈夫和自己一样,都是杀害母亲的刽子手。



我对未辰的遭遇深感同情。但我认为,她一味强调对母亲之死的愧疚,其实并不真实。
我并不是指责未辰说谎。我相信她对母亲的爱,相信她的内疚之情,但是,如果听任这种内疚掩盖了其他的情绪,这并不利于她面对、处理失去母亲这一巨大的伤痛。
我首先跟她强调,她毕业时结婚的决定,虽然未免鲁莽,却完全正当。原因很简单,当时的她已经成年,有权决定自己的人生道路,有权决定自己的婚姻,亦有能力去承担自己任何错误决定的后果。
未辰反驳道:“可我妈妈为我付出了那么多,甚至冒着生命的危险生下我。我当时的决定是自私的,伤透了她的心。”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3 19:33:13

未辰对自我的攻击,看似是自责与检讨,其实是在逃避:一方面她需要为母亲的死伤痛欲绝,以降低外界对她以及她对自己的指责,缓解内心的罪恶感;另外一方面,这种伤痛欲绝也是对自己无辜地成为“凶手”的一种哀悼。
更进一步说,在这种内疚与自我攻击的氛围中,她下意识地美化了自己与母亲的关系。
“妈妈是爱我的,为了我能学琴,她卖掉了自己最心爱的手镯,那还是外婆留给她的遗物。”
“妈妈是爱我的,她带我认识了音乐大师的魅力,丰富了我的人生。”
“妈妈是爱我的,她脾气不好,可是当听到我拉琴的声音,她总是笑得很温柔。”
……
可是,如果你的母亲真如你所形容的那样爱你,为什么会采取这样一种绝对会伤害你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当我问出这句话,未辰号啕大哭。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3 19:33:47

拨开内疚情绪的遮盖,我看到了未辰心中对母亲的愤怒。这种愤怒,在来做心理治疗的人身上并不少见。上文中的云博就是一例。他的父亲与未辰的母亲一样,都是音乐爱好者,都希望儿女完成自己未完成的梦想。云博和未辰,也都一度接近了父母的梦想。他们不得不相信,父母对他们的教育方式,是源于对他们深切的爱。然而,他们内心深处却有一种自己始终没法面对的无力感。
未辰曾经清楚地意识到,如果按照母亲给她铺设的人生轨道一直走下去,她会发疯或者自杀。她曾经孤注一掷地反抗母亲的这种安排,但母亲的死却令她在自责中,放弃了自己反抗的意志,对母亲缴械投降。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3 19:34:19

我对未辰说:你的离家出走是一个事件,不同的人面对这个事件会有不同的反应;相同的人面对相同的事件,心态不同,事件对这个人的影响也会呈现不同的结果。其实你是希望通过离家出走让母亲认识到她对你的爱是一种伤害。虽然事与愿违,但这个行为本来就有两个以上可能存在的结果。所以,母亲的选择是她自己的,虽然和你的行为有连带关系,但并不是你造成母亲的离开。
如果未辰不解决这个问题,不认清自己与母亲之间真实的关系,那么,母亲的死带给她的心理冲击就不会消失。与之相伴的,是母亲对未辰的控制也不会消失。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3 19:35:47

我们回到最开始云博的案例。
这个男孩来到我的咨询室时,手上缠着厚厚的绷带。与未辰的自责不一样,他对父亲怀有满腔的愤怒。在他的口中,父亲与暴君、恶魔无异。咨询过程中,他一直在强调,是父亲逼死了姐姐。
原来,云博的父亲是一位转业军人。他年轻时曾有机会入选部队文工团成为一名歌唱演员,但最后未能如愿。父亲转业以后,一直没有放弃音乐理想。他让女儿学习小提琴,让儿子学习钢琴,用自己并不丰厚的工资为子女置办了乐器。孩子的妈妈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全力支持父子三人的音乐事业,不仅家务活从不让他们沾手,甚至外出捡垃圾卖钱贴补家用。多年来,音乐课程差不多用光了夫妻二人所有的收入,一家人始终生活窘迫。所幸孩子并没有辜负父母的教育,弟弟进入了音乐学院附中,姐姐也在全国小提琴比赛中获奖。父亲没有想到,女儿竟会在第一次考音乐学院失利后,突然自杀。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3 19:36:31

云博记得成绩出来那一天,父亲毫不掩饰内心的沮丧,把自己锁进了里屋。他坐在客厅里,胆战心惊地听着父亲压抑住的哭声。母亲惊慌失措,用力拍着房门,语无伦次地安慰着父亲。全家人中,只有姐姐是平静的,她似乎并不期待任何人的安慰,甚至轻轻地哼起了歌。
显然,姐姐在那一天,就已经决定了要结束自己的生命。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4 17:33:50

云博给我看了他偷偷保存的姐姐的遗书:
我恨妈妈,她的眼里只有我爸爸一个人。我更恨爸爸,因为他的世界里只有他自己。我恨音乐,可我除了音乐一无所长。想到自己的人生还要这样重复不断地延伸,我感到绝望。以前我总觉得,忍耐吧,总有熬出头的那天。可是,现在我等不到那一天了。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4 17:40:14

云博的父亲将音乐作为自己对幸福的全部期待。梦想受挫的他,希望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样的父母总是对孩子说:“这一切都是为你好,都是出于对你的爱。”然而,他的儿子和女儿却说:“我恨他。他根本就不爱我们。他只爱他自己。”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路人甲不爱你,你会因此感到绝望吗?
答案是“不会”。人们只会为得不到自己所爱的人的爱而痛苦。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4 17:42:08

人们常说: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无私的。然而,这恰恰是一个最大的认知谬误。爱,是一种相互之间进行良性传递之后获得的感受,付出爱需要有回应,那样才会内心温暖;付出爱需要被接受,那样才有尊严。
事实上,婴儿年龄段的孩子对父母的爱才是条件相对单一的。无论父母是什么样的人,处在人生初期的孩子都会绝对依赖他们。因为父母是他们接触世界、认知世界,进而建设自我的唯一渠道和模本。孩子渴望得到父母的爱抚、认可、关怀,受到伤害时,会本能地寻求父母的保护。当父母受到伤害的时候,再弱小的孩子也会忠诚地捍卫自己的父母。婴幼儿在生命初期需要更多的是生存需求的满足和安全感的获得,由于婴儿对于自我建设和自尊的需求还没有那么强烈,所以,只要父母提供给孩子一个温暖、食物充分的环境,他就会紧紧的依赖于你。这是最简单的爱的关系建立的基础。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4 17:43:06

父母对孩子的爱,却往往不是这么纯粹。
未辰的母亲、云博的父亲,他们都在有意无意中,将孩子当成了实现自身梦想的工具。他们的行为以爱为名,本质却是利用。
父母对孩子的这种利用,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当云博的父亲为给孩子买乐器而与妻子一起拾废品卖钱,当未辰的母亲为了孩子的学费而卖掉母亲传给她的镯子,当他们面对着孩子的成绩露出欣慰的微笑时,有人能怀疑他们的爱吗?
唯有他们的孩子,从心底深处,感觉不到这份爱。因此,他们才会痛苦、挣扎,他们努力地向父母的目标靠近,以期得到父母真正的爱,但他们发现,这种挣扎是徒劳的。父母褒奖他们是因为他们在为实现父母的梦想而努力;他们稍一违背父母的心愿,就要面对父母的长吁短叹甚至严厉责罚。也许他们心里明白,但不愿承认,父母给予他们的不是爱,而是“非爱”,是以爱为名加诸于他们身心的暴力。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4 17:44:10

人们经常说:爱是生命的源泉。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爱,能够激发人意识深处的“生的本能”,让人拥有向上、繁衍、快乐、获取成就的动力。
而那些没有得到爱的孩子,就丧失了这些动力。所以他们痛苦,他们感受不到快乐,甚至像云博的姐姐一样,放弃了自己的生命。
我曾接受过一个被父母强行捆来的“问题少女”的咨询。
女孩有很强的自杀倾向,这次自杀干预进行得很艰难,持续了五六个小时之久,结束之时,女孩才打消了轻生的念头。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4 17:45:01

这个女孩,有一对成功而强势的父母。父母很在乎家族的荣誉,他们给孩子设定了很多学习任务,孩子获得了成绩,他们便四处炫耀。女孩众多的学习项目当中有一项是芭蕾舞,或许女孩在这方面真的很有天赋,她很快就获得了较好的成绩,也拿了很多奖。然而,在一次大赛前夕,女孩的脚踝受伤了,虽然不至于残疾,但她每一次立起脚尖时都觉得筋骨要断裂了,那种痛彻心扉的感觉让她想要放弃最后的决赛。
这时,妈妈对女儿说:“你不能放弃,因为我已经告诉所有的亲戚朋友,你会参加这次比赛。如果你进入前三名,咱们就可以一起去欧洲巡演,你还会拿到某个高等艺术学校的录取名额,那样不仅是我们家庭的荣誉,更会让你前途一片光明。”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4 17:45:58

女孩没能完成这次比赛。她虽然竭力坚持,但最终摔倒在了舞台上,没有获得任何名次。这对女孩自己也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但父母只是说了几句“运气太不好了”“真倒霉”这样毫无意义的话,其余的时间便是忙着跟亲戚解释,并且立刻给她在下一次的比赛中报了名。
女孩说,那次事件让她觉得父母根本不爱她。她开始和一些追求她的男生靠拢。那些人不要求她有什么家族荣誉感,更不会因为她没有获得什么名次而责怪她。在这些人身上,她体会到了长期以来没有体会到的关怀和温暖。
然而一次酒醉之后,女孩被几个男孩轮奸了。
在那之后,女孩便离家出走,在不良场所厮混,成了一个“问题少女”。母亲最终找到她的时候,她正和一群男生住在一起,听到母亲在门外喊话的声音,便慌忙地躲进了衣柜。母亲拉开衣柜,看到赤身裸体的女儿,彻底崩溃了。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4 17:46:37

这是发生在我咨询生涯里较早的一个案例。前段时间,我看了获得2011年多项奥斯卡奖项的电影《黑天鹅》,看着那个为实现母亲芭蕾人生的梦想而最终精神分裂的小女孩,这个女孩的身影突然又浮现在了我的记忆中。
我记得,坐在我工作室里的女孩,脸色苍白,满眼都是对父母的恨意。她说,自己之所以沦落到这个地步,全是被父母害的。她恨父母,但也痛恨现在的自己。她觉得,解除耻辱、结束痛苦的唯一途径,便是结束自己的生命。
而女孩的母亲则哭诉,说女儿这样伤害自己,是对她的报复。
“报复”这个词并非没有道理。但是,母亲似乎从未想过,女儿为何要报复她?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4 17:47:19

多年的心理咨询经验告诉我,越是感受不到父母的爱的子女,越会在情感上与父母纠缠不清。他们怨父母没有看到他们自身的价值,他们恨父母剥夺了他们主导自己人生的权利,他们需要父母给予自己(而不是父母的作品)价值的认可,他们需要得到父母真诚的赞美和关爱。
为了这个愿望,他们会无休止地和父母发生冲突。最极端的方式是用伤害自己的方式来报复父母(未辰的结婚、云博的自残和云博姐姐的自杀,都可以作此解释)。
我们无法指责他们,因为这是生活让他们学会的唯一的爱的方式。因为他们从父母那领受到的“爱”,只是痛苦和挣扎,所以他们也只能用让父母痛苦和挣扎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
以暴制暴,他们用爱,囚禁了自己爱的能力,同时也囚禁了自己。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4 17:47:57

我记得,在一次心理咨询师的交流会议上,老师们讨论了弗洛伊德关于控制的关系的理论。
孩子在二至四岁期间会经历一个很有意思的时期:从生理上看,那就是孩子从无法控制自己排便,到肛门的括约肌发育成熟能够控制自己大小便的排泄;从心理角度来说,这是孩子第一次领悟到控制的重要性。弗洛伊德把孩子这个时期的精神结构发展命名为“肛欲期”。
孩子的肛门期一般经历两个月左右就会结束,然后转入下一个阶段的心理发展。
然而,在我们国家,很多父母也会在这个时期开始给孩子进行音乐启蒙教育。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直到现在,父母选择的音乐启蒙乐器大部分会是钢琴或小提琴。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4 17:48:40

所以有的老师打趣说:“在中国,应该把弗洛伊德命名的‘肛门期’换成‘钢琴期’。”
或许通过钢琴或者其他乐器来学会控制也不是一件很糟糕的事,但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别是不能够忽略的:小孩子通过大小便学会的控制,是自己控制自己的意志和躯体;而父母通过让孩子学习乐器获得的控制,是孩子通过顺从父母的意志来完成对自己意志和躯体的控制。
前者主动,后者是被动接受。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4 17:49:15

学习音乐能够锻炼孩子的耐性,能够让孩子获得良好的气质,能够让孩子获得敏锐的情感捕捉能力,一句话——能给孩子带来很多的益处。
我记得,我喜爱的作家三毛,她的父亲从小也要求她们姐妹学钢琴。她父亲说:“并不是想让你们以此为生,但当你以后的人生遇到重大的悲伤时,音乐可以安慰你。”
所以,让孩子学习音乐本身没有错,但很多父母的出发点,是将自己未能实现的人生理想转嫁到孩子的身上。
这样一来,孩子即便获得了成功,也是用他获得的成功来成就父母的幸福感受。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4 17:49:50

这种成功,不能转化为孩子自身的幸福感,更何况,不是所有人都能在音乐之路上获得成功。由此而来的挫败感,加上对父母的负疚感,让孩子在痛苦中迷失。孩子渐渐意识到,自己只是父母用来实现梦想的工具,却又不敢面对自己不被爱的事实。他们努力地想找回属于自己的人生,却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受伤。
很多孩子因为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和信任,因为有过被当成工具的感受,从而无法获得温暖的爱,甚至进而放弃自己、放弃生命,就像云博和他的姐姐。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4 17:50:22

云博心中对父亲的愤怒,一如我们前述未辰对母亲的愤怒一样,愤怒的根源,在于孩子认为父母并不真正爱自己。
可是,这种认识,并不能帮助他们从自我伤害中解脱。
于是我问云博:在你和爸爸的关系中,有没有让你觉得幸福,觉得温暖的时刻?
云博流泪了。
他告诉我,他记得小时候,他第一次在钢琴比赛中获奖时,爸爸把他搂在怀里。爸爸很激动,眼泪都流出来了。那天,他觉得爸爸很好,觉得自己无比幸福。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4 17:51:06

那是父子之间一次幸福的共振。父亲将自己的幸福感觉传递给了云博,还是孩子的云博,将这种幸福感全盘接纳。
而传达这一共振的纽带,是拥抱,是父子之间的爱。
虽然随着云博的长大,随着他自我意识的成长和父亲控制欲望的增强,这条纽带已经被破坏,但谁也不能否认,它曾经存在。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4 17:51:58

云博终于明白,父亲寄托在他身上的,不仅是自己的音乐梦想,更是自己对幸福的全部理解和期待。只是在父亲的意识当中,幸福只能够通过音乐来完成,没有其他的可能性。显然,父亲对幸福的认识有缺失,他并非一丝都不爱自己的儿女。
云博既然已经上了大学,他下面要做的,就是真正独立,把父亲当成一个人来看待,不是他要为之牺牲的神,也不是监管自己的恶魔。他不需要再以父亲的梦想为梦想,也不需要伤害自己来表达对父亲的报复。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4 17:53:07

未辰也是一样,不需要再为妈妈的离世而惩罚自己。
当然,她的问题还更复杂一点,就是她心里还存有一个疑问:“我和妈妈到底谁对谁错?”
我回答:“妈妈错了。但谁说我们的爸爸妈妈就不能、不会犯错误?你没有错,但你如果继续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就真是大错。”
未辰说:“她不是别人,她是我妈妈。”
我答:“她是别人,她不是你。”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4 17:53:58

如果你曾被你爱的人当作工具,那么你最重要的心理建设,便是与操纵你的人,从根本上分离。
这种分离,并不意味着隔断亲情,而是你要足够强大,成为一个真实的个体。
你是独立的,你是自由的。你不需要为他人的愿望牺牲自己,也不要为他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你获得的幸福,就是解开“爱暴力”魔咒的钥匙。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4 17:54:51

【推开第二扇门】
妈妈爱我,需要我,她是一个那么柔弱的女人。
我想,没有她的日子会怎样?
不!我不允许自己这样想。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4 17:55:23

三十二岁的王薇,新婚一年,却面临离婚。
丈夫离去,王薇痛哭流涕。但是,她没有选择,她不能不要妈妈。她的妈妈和别人的妈妈不同,她的妈妈给了自己更多的爱,也需要更多的爱。
小时候,爸爸和妈妈感情很不好,经常吵架吵到说离婚。妈妈总是能数落出一长串爸爸的错处,爸爸总是摔门离去,妈妈就哭个不停。王薇幼小的心里,认定爸爸是一个加害者,而妈妈是一个弱者,一个受害者。
那时候,妈妈总是一遍遍地问:“我和你爸爸离婚,你要跟谁?”
而她总是回答:“我要妈妈!”
王薇知道,妈妈是第一选择,没有理由也不用思考。在丈夫要她在丈夫和妈妈之间做选择的时候,王薇就是这样回答的,就像当年父母离婚时的选择一样。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5 15:28:30

王薇从小最怕妈妈的眼泪。妈妈年轻的时候是一个优雅娇气的女人。她总是不太合群,和亲戚也相处得不好。王薇相信,那不是妈妈的错,是亲戚们故意要孤立她们母女。她总是陪着妈妈一起掉眼泪。她想长大了保护妈妈。
妈妈对王薇的好,比一般的妈妈多。她离婚后没有再嫁,为了供王薇读书,做了很多工作,被生活磨去了过去的优雅精致,但是王薇知道,妈妈骨子里还是那样高傲,就如她现在,五十几岁,和女儿闹别扭的时候,就说要一个人去流浪。
王薇硕士毕业后,进了一家外企,有一份不错的收入。妈妈搬来与女儿合住,照顾女儿的生活:做饭,送饭,洗衣,甚至给女儿洗脚、洗内裤。她还以女儿的爱好为爱好,和女儿一起看电影,逛街。只是,对女儿所有的朋友,她都能列出一大堆缺点。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5 15:29:28

王薇年近三十的时候,终于遇到一个合适的人,很快走向婚姻。结婚意味着要和妈妈分开,王薇担心妈妈无法适应。但是妈妈只是劝女儿别着急要小孩。王薇觉得妈妈的话有道理。
然而,事实是,王薇妈妈一刻也离不开女儿。因为住在同一个小区的两栋楼,基本上每天都要招呼女儿过去吃饭。大半夜给女儿打电话,说怀疑屋子里有老鼠,让女儿跑过去看看。还经常发生不小心割破手指、烫伤脚背的小事故,让王薇很不放心。
久而久之,王薇的丈夫很有意见,最不能忍受的是,王薇妈妈要经常把女儿“借出来”一整天,也并不做什么,就是陪着她,因为她说自己抑郁。王薇没有办法,只能让妈妈搬来跟自己一起住,但这却激发了更严重的家庭矛盾,终于,丈夫让王薇在他和妈妈之间做个选择。
当丈夫无数次说妈妈有病的时候,王薇不能相信、不愿深想,甚至排斥丈夫。“妈妈没有错。”这是她的信念。小的时候,她就知道自己和妈妈是一体的。妈妈的手指破了,自己的手也会疼。妈妈哭的时候,自己心里无比难过。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5 15:30:11

王薇还知道,自己身体里还流着爸爸的血。自己是有罪的。她要为妈妈做到最好,做得更多。她想以后也不会再婚了,就这样跟妈妈一起生活,照顾她,报答她,爱她。但是,她并不快乐。很多时候,心底有很强的另一个声音。她觉得自己有一天会突然崩溃,虽然可能那一刻之前还是好好的。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5 15:30:43

王薇说:“我的妈妈无私地为我牺牲了一切。”
我却说:“她不是一个无私的妈妈,而是最自私的妈妈,她吞噬掉了你的人生。”
她愣了一秒,然后失声痛哭。
这个三十岁的女人,在我的面前,哭得像个孩子。她的哭声,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个女人。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5 15:31:41

她叫喜宝,四十五岁的时候走进了我的咨询室。打破她平静生活的事件,是她母亲的去世。
喜宝初二的时候,父亲因为外遇与母亲离婚,从此她和母亲一起生活。虽然家境并不宽裕,但母亲竭尽所能为女儿创造好的环境,她脾气暴躁,在外经常与人争吵,却将女儿照顾得无微不至。喜宝深知自己的学业可以改变家庭的命运,她非常努力,考上了重点大学,又被分配进一家效益不错的事业单位。喜宝是个孝顺的女儿,她工作以后一直和母亲住在一起,她清楚妈妈为自己的付出,决心孝敬母亲一辈子。
可是,与母亲在一起的生活很快就遇到了问题。起因是喜宝的第一次恋爱。当她怀着希望将男朋友带回家见母亲的时候,母亲却拒绝和那个男孩说话。男孩走后,母亲对喜宝说,这个男的很自私,你要是和他好,以后一定会吃亏。喜宝听从母亲,与男孩断绝了来往。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5 15:32:56

可是后来,喜宝发现,她每找一个男朋友,母亲都能以各种方式、从各种角度找出他们的缺点,冷嘲热讽。她最刻骨铭心的是二十六岁的一次恋爱,对方是一名退役军官,高大英俊,为人稳重,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对她也非常好。这是一个让人几乎挑不出毛病来的男人,母亲却以“当兵的会有家庭暴力”为理由,要求喜宝与他分手。这一次,喜宝进行了激烈反抗。她对母亲说,非他不嫁。母亲居然以死相逼,站在楼房的窗口,一只脚迈了出去。喜宝吓坏了,崩溃了,哭着抱住母亲的腿。她答应了与军官分手,然后心灰意冷地收拾了东西,搬离了与母亲共同生活的家。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5 15:33:42

两个星期以后,母亲来到喜宝租住的小屋里,跪在喜宝面前求她回家。她承诺再也不干涉喜宝的恋爱,她说:“妈妈爱你,不能没有你。”
喜宝终于还是搬了回去。但她与母亲的关系再也回不到从前的融洽,而是开始经常吵架。她也渐渐地发现了自己的生活有很多问题:三十岁的女人,却没有一件有女人味的连衣裙,平时总穿着母亲手织的毛衣,或者掩盖身材曲线的宽大T恤。她也越来越烦母亲对她无微不至的照顾,经常一言不合就与母亲争吵。每次吵架,母亲都会流着泪,一边数落她,一边叹息自己命苦。实在受不了的喜宝会冲出家门,但每次都被母亲以各种方法劝回去。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5 15:34:52

这样分分合合闹过无数次,每次都以喜宝缴械投降告终。慢慢地,喜宝也放弃了反抗。她每天下班准点回家,回家后就穿起睡衣,上网看电视剧,生活得平静如水。当她接近四十岁时,母亲终于开始为她的婚姻大事着急,开始求人帮她寻找适合的对象。但喜宝总是会以各种理由挑剔那些其实条件还不错的男性,并与母亲爆发了新一轮的大吵。喜宝指责母亲耽误了自己的幸福。
“你现在才给我找,你以前是在干吗?”
在这样的指责面前,母亲哑口无言。那时的母亲,在喜宝面前,已经脆弱得不堪一击。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5 15:36:24

喜宝说:“看着她那可怜的样子,我其实很心痛,但心痛的同时,有种报复的快乐。”
我问:“你认为你在报复母亲?你用什么报复?”
喜宝答:“妈妈不让我获得幸福,让我陪伴在她的痛苦里,我就这样做给她看。”
这样痛苦地纠结中,母亲被确认罹患癌症。喜宝辞了职,在医院里悉心照顾母亲。母女俩的关系好像回到了最初、最好、相依为命的阶段。
喜宝说:“那段时间,我最害怕的,就是失去母亲。虽然她给我带来了很多痛苦,但我已经不能没有这些痛苦。否则,我的一生就变得毫无意义。”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5 15:37:17

尽管如此,母亲的生命还是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尽头。去世前,母亲对喜宝说:“女儿,我对不起你,是我让你这辈子变得如此孤独,我错了,我爱你。”
喜宝对我一字一句地重复这句话,说完号啕大哭。
她说:“也许在我内心深处,一直在等着妈妈的这句道歉,但它来得太晚了。我这一生已经虚度。我想用自己的痛苦惩罚她,我成功了,可是我知道我错了。”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5 15:38:05

王薇的人生,与喜宝有几分相似。
她们的人生中,都摆脱不掉一个巨大的符号——母亲。
母亲为她们付出了一切,却在更长的时间里,束缚着她们的人生。
只不过,被束缚的她们,有的软弱,有的反抗激烈一些罢了。
她们看似长大成人,看似可以独立生活,但在心理上始终未真正独立。
有一句话,看似疼爱,但其实也是诅咒——在妈妈心里,你们永远是孩子。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5 15:38:49

在心理动力学中有这样一个观点:成长意味着背叛。
在论述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时,我们把“背叛”换成“分离”。
我们生下来,原本应该忠实于父母,与父母一体。但是随着成长,我们逐步从行为的独立,演化到心灵的独立。而心灵的独立,最终意味着我们要远离父母的管理和控制,远离他们的生活。
作为一个人,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会独立。独立的进程,是在我们一两岁、自我意识刚刚萌芽的时候就开始了。然而独立从一开始就会伴随着无尽的疼痛,甚至会因为各种原因而中断。
喜宝和王薇,都经历了这种独立过程被从中截断的痛苦。
阻碍她们获得独立的,不是外界的打击或侵占,而是“爱”。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5 15:39:22

因为相信、认同父母对自己做出的牺牲,所以孩子不敢怀疑父母要求的正当性。当他们违逆父母的要求时,他们会产生复杂的心理反应。
反应的第一层次:背叛的自罪感。
如果王薇离开了妈妈的生活而开创自己的人生,在妈妈思想的灌输下,她自己也已经认为这就是一种无耻的背叛。所以,为了妈妈的无私奉献和爱,她不能做出这样的背叛。
反应的第二层次:潜意识的报复。
现实生活中的服从与内心真实自我的不甘,二者强烈的冲突,将对限制自我渴望的那股力量产生埋怨,甚至仇恨,却不知如何挣脱。报复的潜意识动机由此而生:既然你不允许我幸福,那么我就通过让自己更痛苦,来让你彻底地失望。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5 15:40:49

深层心理学中,称这种心理防御轨迹为“投射认同”(Kernberg,1975)。这种消极的投射认同,只会将父母与自己,都继续锁死在痛苦与压抑中。
一位女儿带着爸爸妈妈来我的咨询室里咨询。
求助者是女儿的母亲,家人说,她患了抑郁症。
这位女儿的父亲刚刚退休一年,因为未能顺利接受退休,而不愿意在老家生活,去了距家不远的另外一个城市。他们在那个城市也有自己的房产。女儿也在这一年远嫁北京,离开了父母。
母亲多年来一直在盼望着丈夫退休、女儿成家,这样他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陪伴自己。然而,生活的现状和她期待的相差太远。于是母亲渐渐地神情落寞,最终患了抑郁症。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5 15:41:54

表面上看,母亲患病的原因,是无法接受家庭成员的变化(因为那些变化并不符合自己的情感期待)。
但从深层心理学分析,这位母亲的抑郁状态和情感依赖有着很大的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原本母亲已经过了很多年自己退休的生活,已经建立了自己在个人状态下平静生活的平衡,即便丈夫退休和女儿结婚对她的生活有一定的影响,也不足以打破她的平衡状态。
这位母亲在治疗过程中对我说了一句话:“如果不是我今天病了,他们还都是按照他们喜欢的方式生活,根本没人关心我,没人在乎我!我倒要看看他们是不是连我死活都不管!”
她的潜意识动机在这句话当中表露得一览无余。
母亲患抑郁症并不是装的,但她的抑郁也的确是她获得情感的一种手段。初患病的母亲感受到自己丈夫、女儿更多的情感投注,于是她逐步加深了自己的症状体现。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5 15:42:39

在心理学当中,每一个心理疾病症状背后都是会有获得的,我们称之为“附带获益”。
如果说这位母亲是一名依赖者,那么她的丈夫、女儿就是被依赖者。
在我对父亲、女儿咨询的过程中发现,两个人对母亲的病患也有自己独特的解读。
丈夫对妻子生病表现的状态原本应是焦急、恐惧、无助,我却从他的神态和表述中看到了更多的情绪,其中一个很主要的情绪是兴奋。
我对此有一些不理解。询问之后,他很坦诚地告诉我,妻子生病的确让他有兴奋的感觉,因为他每天不用再烦恼自己退休时的一些不公平的事情,也不用面对自己从领导岗位上下来后的那种失落情绪。每天他在网上查一些有关抑郁的资料,带着妻子奔波在他从网上查到的很多真有名的和伪有名的心理治疗机构当中。他觉得自己从来没有如此被需要过,虽然他为妻子患病的事情生气,但他感到自己因为退休而产生的苦恼情绪消失了。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5 15:43:21

女儿对母亲生病的看法也很有意思。
我对女儿说:“我从你对妈妈的态度当中看到了一个很有趣的情绪,就是夸张的关怀。这种夸张好像并不来源于你对母亲健康的担心,更多的好像是一种表演,是为了表现紧张而紧张。”
女儿对此也并不避讳。她说,自己很感谢母亲的这次患病。原来,女儿选择的结婚对象是与母亲的心愿相悖的,女儿对这件事其实有很深的愧疚。她觉得自己辜负了妈妈的期待,也伤害了妈妈的情感。而当妈妈生病的事情出现后,她感到上天给了她一个偿还的机会。所以她会放下新婚丈夫,陪伴母亲辗转于不同的心理治疗机构。在陪伴母亲看病的过程中,她觉得自己内心的愧疚感在逐渐地减少。
如果说,母亲潜意识中对家人情感的依赖造成了她自己的抑郁状态,那么丈夫、女儿在这种依赖中获得的情感满足就成为母亲抑郁状态日趋严重的推动力。
依赖与被依赖,从来都是相互纠缠在一起的。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5 15:44:09

很多家长会用示弱的方式来控制成年子女,他们会生病,会对子女故意流露委屈、痛苦的情绪,这样一来,子女对父母的责任感就被调动起来,对父母的照顾陪伴、情感的分配也会随之增加。
这就是很多父母呼唤孩子的“诡计”(虽然很多父母在意识层面并没有察觉自己的狡猾)。
在王薇的故事中,我们也能看到母亲的这种“诡计”。她在女儿面前,显示自己的孤单可怜,害怕老鼠,会不小心割伤手指,烫伤脚背。
孩子不像成年人,能够划分他人的行为与自己行为的边界。来自父母的强加行为,会使孩子的内心产生这样的自动规则:我是必须要和妈妈站在一起的,我不能够让她一个人痛苦,而自己享受愉快和幸福;当妈妈没有获得幸福快乐的时候,我的陪伴能够让她好受一些,至少她不是那么孤单的。
我们看到,王薇在成年以后,依然延续着这种心理、行为的模式。她认为自己理解母亲,知道母亲需要自己,因此一方面接受母亲过分的照顾,如送饭、洗内裤、洗脚,另一方面努力去陪伴母亲,满足母亲的各种无理要求。在这种被依赖的情感当中,在这种自我牺牲似的陪伴当中,王薇获得了“没有抛弃母亲”的自豪感和满足感。
她也取得了自己的“附带获益”。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5 15:45:06

在这里,我想着重指出的是,与一般意义上的暴力比起来,“爱暴力”的关系中,没有真正的无辜者。
与孩子依赖父母不同,在“爱暴力”中,发生了角色对换,成年的孩子成为被依赖者。这种关系并不能带给依赖的双方任何好处,反而只会让他们身心疲惫,远离真正的生活和幸福。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5 15:46:06

对根深蒂固的依赖关系,松绑是困难的。
因为,处在这种关系中的双方,往往都不能正确地表述这样的关系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面对这样的咨询对象,我通常会使用“确定靶目标”的方式,来帮助她对问题进行认知。
确定靶目标,意味着来访者自己必须找到家庭关系当中真正的要害。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6 15:12:30

我请王薇对母亲的行为做出一个评价。
王薇说:“她没有错,只是太不能离开我。她为我付出了很多很多,她的生命里没有别的,没有婚姻和事业。我是她的支柱和唯一的希望。”
这样的说法,也对,也不对。
王薇看到了母亲对自己的依赖是基于母亲自身的软弱,基于她自己无法处理人际关系,无法面对人生的失败。但她依然在为母亲辩解:“她没有错。”
她看到了母亲想通过压制她个性的成长,令她永远陪在自己身边的事实,却依然在辩解:“她没有错”。
她看到了母亲在和丈夫争夺她,利用示弱对她进行挟持,却依然在辩解:“她没有错。”
她最不敢面对的是一个最残酷的真相:也许,母亲爱自己,超过爱她。
这就是她为什么听我说到“你的妈妈吞噬了你的人生”时,失控大哭的原因。
清晰地判断出靶目标,是我们走出自己内心纠结的第一步。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6 15:13:40

在之前的讨论中,我们已经明确的一些观念,有必要在此重复一遍:
1.父母会犯错;
2.父母犯错,并不代表他们不爱你;
3.父母爱你,并不代表这种爱本身是正确的。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6 15:15:07

如果我们并不认为父母是有错误的,而单纯地认为他们这样做不过是因为爱我们,那所有的罪责只能够指向自己。我们会产生错觉,觉得是自己不够自律,不够理解父母的苦心,不够体谅父母的爱,才造成了今天这样的生活局面。
如果你在内心深处认为自己做的是一件貌似正确但其实伤害了父母的事情,那么,这样的挣脱之路是走不下去的。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6 15:15:50

确定了靶目标之后,王薇仍然有很多的疑虑。
咨询中,她一直强调两点:“第一,妈妈为我付出了很多;第二,如果对妈妈指出,她所做的一切都是错的,这对妈妈的打击太大,恐怕她无法承受。”
我问王薇:“你是否认为,妈妈的人生是失败的?”
她想了想,坦承道:“确实如此”。
“那么,妈妈人生的失败,是否是你造成的?”
她觉得自己有一点责任,但不是决定因素。
既然如此,为何你要主动和妈妈一起,承担她失败人生的后果?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6 15:16:53

王薇沉默许久后,回答:“我不这样做,如果我现在选择离开妈妈,她人生的支柱就崩塌了,万一发生什么事,我一辈子都不能原谅自己。”
可是,对还没有发生的事,你为什么就已经确信,它的结果会是失败的呢?
这是因为,在你心里,母亲的形象是消极的。
你毫不怀疑,她没有能力有更好的生活,你相信她一旦失去你,天就会塌下来。
你对母亲形象的消极认同,在母亲的心里也形成了消极的投射。她一开始可能只是夸大,说离不开你,后来逐渐与你加强依赖关系,与外部世界切断联系。如此恶性循环。她愈加无法摆脱对你的依赖。因为她恐惧,这种恐惧来自她对自己获取幸福的能力的极端不自信。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6 15:19:01

我问王薇:“如果你有一个女儿,她因为自己人生曾经经历过一些挫折、失败而不敢再次开始生活,你会如何处理?”
王薇说:“我会帮助女儿摆脱挫败感,帮助她开始新的人生。”
我问:“如果在你帮助的过程当中,女儿因为曾经的失败而胆怯,不敢去开始尝试新的生活,又该怎么办?”
王薇说:“我会陪她寻找新的生活、尝试新的挑战,直到女儿可以面对。或者我会找一个更有力量的人去帮助她,比如女儿的父亲。我要让她在我的身上看到幸福的可能,看到希望。”
我问王薇:“你可以这样对待女儿,为何不能这样对待妈妈?”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6 15:21:31

我建议王薇和妈妈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完成一次对话。王薇同意了。
这次对话对于我们三个人中的任何一个来说,都不轻松。
当王薇在我的咨询室中和妈妈开始谈话之后,王薇的妈妈显示出无比的失望和痛苦,她哭骂王薇是一个白眼狼,辜负了妈妈对她的深爱。
王薇妈妈的反应在我的意料之中。
因为,分离是痛苦的过程,孩子和母亲的分离应该在三到五岁的时候完成,如果在那个年龄段没有完成应有的分离,那么随着年龄的增大,分离带来的痛苦会越发强烈。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6 15:23:12

这一次,王薇承受了妈妈的指责,并对妈妈说,她想和妈妈暂时分开一段时间,是为了以后两个人可以更好地生活。
最后,妈妈同意,两个人还是分开住,先在形式上拉开一定的距离。王薇给妈妈报老年大学,学习一些她略感兴趣的东西。每天王薇会给妈妈打电话问候,每周王薇会去看妈妈两次。
而在这段尝试独立生活的日子里,王薇妈妈不能再不定时、无故地召唤女儿,也不能因为选择了如今这样的生活形式而埋怨王薇的无情。
妈妈认为,王薇婚姻的问题不是自己造成的,她同意王薇的建议,只是为了向王薇证明,就算和她分开,王薇的状况也不会有什么不同。她暂时同意王薇的做法,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没有错,错的是王薇,是王薇自私、不孝、不想承担照顾妈妈的义务。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6 15:25:10

王薇没有与妈妈争辩。因为,我们已经获得了想要的结果。
这就是一个“角色对调”的过程,王薇开始引导妈妈独立,像一个孩子离开父母一样,完成自己的独立过程。
当然,这一切并没有结束。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6 15:29:50

       
最后一次咨询中,我对王薇说:“你以后的幸福,取决于你的幸福本身。”
因为,对于一个依赖性极强的负性力量——强大的爱暴力家长——来说,只有当她看到孩子的“求生力量”所焕发的能量,让她从孩子的人生当中获得更多的信心和勇气,让她通过孩子的人生看到一个幸福的模板,才能部分地削弱“爱暴力”的力量。
“这一定是一场艰苦的战役,你要从这么长时间的痛苦、纠结的心态中走出,从妈妈给你的消极影响中走出,用自己的幸福,令妈妈确认你的独立。这一切真的很难,但如果你做到了,就会获得丰厚的馈赠!”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6 15:31:57

【推开第三扇门】
“这都是为你好”,这是父母最常说的一句话。
你从不曾怀疑这句话的真实性。
你竭尽全力,希望自己能 “好”,你忘记了自己原本想过什么生活,只为了令他们满意……
直到你忽然发现,你再也不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你终于忍不住质问:是为我好,还是为你自己好?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6 15:33:15

雨薇已经记不得这是第几次被锁在家门外了。只要她超过晚上十点回家,哪怕只超过一分钟,无论是什么理由,都会被这样拒之门外。她知道,父亲一定没睡,甚至就坐在门口,但他不会给她开门。雨薇很想干脆走开,随便找哪个地方睡一晚,可是她不敢。
今年雨薇已经四十岁。她没有男朋友,甚至没有朋友。凡是跟她走得近一点的人,总是会被她父母挑出许多毛病,而她也会听从父母,逐渐地减少与他人来往。
从小,雨薇就是一个乖孩子。父亲是一家国企的工程师,或许是因为当过兵的关系,他对女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有严格的要求,“坐如钟、站如松”,洗澡不能超过十分钟,上厕所不能超过五分钟。雨薇有时候因为拉肚子在洗手间里待久了一点,父亲都会在门外提醒。雨薇上学以后,父亲经常去学校,叮嘱老师对她严格要求。有一次,雨薇在课间看小说,正好被爸爸看到,爸爸当即就没收了那本书,撕成两半。书是向同学借的,那个同学以后再也不肯借书给雨薇。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6 15:35:15

雨薇记忆中最刻骨铭心的事情,是有一次和父亲一起去外地看亲戚,坐的是长途汽车。那车中途只会停一次给乘客上厕所,但是雨薇还小,不会憋尿,再加上上车前喝了一瓶饮料,所以很快又想上厕所。雨薇告诉父亲自己想上厕所,结果父亲回答:“车上这么多人,不能专门为你一个人停车。谁叫你喝那么多水的,忍着!”雨薇一直忍到了下车。下车后她狂奔向车站的厕所,却怎么也尿不出来了。她躲在厕所里,无声地哭着,绝望地用头撞墙,却始终没有把这件事情告诉父亲。可有一次,她居然还听到父亲以此为例向别人夸奖她,说她多么懂事,自控能力多强。雨薇板着脸,无声地走进了房间,她感到深深的耻辱,恨不得一死了之。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6 15:38:14

她决心远离这个家。为此,雨薇只能拼命读书。初中时她考上了重点中学,寄宿,每周只能回家一次。中学六年,别的同学都盼着父母探望,只有雨薇一看到父亲的身影竟会紧张得发抖。父亲每次去学校都不会事先跟雨薇打招呼。雨薇总觉得,他还是会像小学时那样,忽然出现在自己面前,把她手里的书撕得粉碎。不知为什么,父亲总能和老师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老师甚至将父亲当成了家长重视孩子教育的典范,还不时在班上提起。每次听老师提到父亲,雨薇总感到一种莫名的烦躁、头痛,想去撞墙。她下定决心,要考上一所离家最远的大学。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6 15:42:07

雨薇差一点就如愿以偿。高考成绩出来,她考得不错,于是决定报考厦门大学,她只知道那个地方在地图上的一角,够远、温暖潮湿、有宽阔的海。她原本打算偷偷地填志愿,谁知道老师打电话通知了父亲。父亲在家暴跳如雷,说雨薇这样做是背叛父母,自毁前程。这次,雨薇鼓起勇气反抗,她离家出走,住进了同学家。
后来,母亲不知道从哪里打听到雨薇的住处,找到了她。母亲告诉雨薇,父亲因为血压突然升高住进了医院。母亲哭着,恳求雨薇听父亲的话,把志愿改了。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6 15:44:19

母亲说:“等你自己当了父母,才能明白你爸爸的一片苦心,他都是为你好啊。你是他这辈子最爱的人,世界上只有他是一心为你着想,永远不会害你的,你要相信他!”
雨薇动摇了,她买了一束花,去医院看了父亲。父亲铁青着脸,没有跟雨薇说一句话,也没提让她改志愿的事,只说:“女儿大了,留不住了,随她去吧。”雨薇心如刀割。
雨薇最终上了一所本地的大学。后来她才知道,其实就算她不改志愿,也去不成厦门大学,因为父亲暗中拿走了她的学籍卡。可雨薇并没有觉得愤怒,她想:“也许父亲真的是为我好吧。”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6 15:45:21

从那以后,雨薇再也没有反抗过父亲。大学毕业后,她依照父亲的安排进了一家国企。工作、生活都平淡无奇。她谈过几次恋爱,但全都无疾而终。有一次,她和一个不错的男人交往,当她说自己要在十点钟门禁之前赶回家时,对方露出的诧异眼神让她觉得屈辱,于是再也没有联系过。
雨薇觉得,也许自己就只能这样过一生,有什么不好吗?只是近来这段时间,她走路经常跌倒。她恍惚觉得,自己并不是用自己的脚在走路,而是有人用绳子牵着。雨薇本来没当回事,可前几天,她直接从楼梯上摔了下去,腰上腿上都摔得乌青。去看医生,医生听了雨薇的情况也觉得有些奇怪,只叮嘱她好好休息。可是,现在,当雨薇站在紧闭的门外,她突然间万念俱灰地明白了:原来,她在内心深处,一直想杀死自己。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6 15:46:20

“这都是为你好”,这是父母经常对孩子说的一句话。
在这句话的掩护下,父母却对孩子犯下控制的暴行。
请不要以为我是在夸张,雨薇的故事,只是我多年来千百例心理咨询中的一例。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6 15:47:57

我曾接待过一位年近五十的刘女士,她的父亲刚刚去世。她是看了电视节目,最终找到我的。她对我说:“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来找你,可能这一切都没有什么意义,因为我的人生已经是一片废墟了。”
刘女士的父亲是一名高级知识分子,在自己工作的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外界对他的评价很高,带过的学生也无不称赞他治学严谨,平易近人。但这位父亲,对待家人却是非常粗暴。母亲是一位家庭妇女,父亲就是母亲的天与地,她对丈夫从没有任何反抗,默默地走完了一生。当然,她也从未插手过女儿的教育,而是将这一责任全权交给了丈夫。
刘女士回忆,父亲对她的教育是简单粗暴的:握笔的姿势不对,要打;吃饭的时候没有吃净饭粒,筷子对着脑袋就是一下;一次因为对客人没有礼貌(她实在说不清自己哪里没有礼貌),父亲伸手就给了她一记耳光,之后的好几天,她的耳朵都嗡嗡作响。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6 15:48:34

讽刺的是,在父亲这样的教育下,她居然也长成了一个别人眼中很优秀的人。大学毕业以后,她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也顺利地与单位的同事恋爱结婚。父亲并不赞同她的婚事,但也没有理由反对。她以为,她终于可以开始新的生活了。
然而,她的婚姻生活并不如想象中的美满。丈夫忍受不了她的一些生活习惯,她也看不惯丈夫的大大咧咧,两人矛盾不断,三年不到就离了婚,她主动提出孩子随丈夫,并搬回去跟父亲一起住。
她说:“柏老师,您相信吗?那么多年,尽管我那么想念孩子,却从来也不跟孩子联系。孩子二十岁生日那天,我买了一个蛋糕,骑着自行车给她送过去,从城北到城南,只用了半个小时,放下蛋糕我掉头就走,一路上狠狠地踩着自行车,回到家里也只用了半个小时。那是我一生中最疯狂的行程了。回去的路上,我真恨不得自己就被车撞死。”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7 15:04:21

我问她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不跟孩子见面,哪怕是说一句话。
她回答我:“柏老师,我害怕。我害怕自己控制不住,会像父亲对我那样对孩子。在我结婚的那几年里,我最恐惧的事就是发现我像父亲。我受不了我丈夫吃饭的时候筷子上粘着饭粒,我受不了孩子不把奶瓶里的奶喝干净,受不了她弄脏衣服。丈夫上厕所喜欢拿一本书进去看,一上就是很长时间。那段时间里,我就会如坐针毡,很不舒服。有一次我和丈夫大吵一架,起因只是他洗碗以后没把碗放在正确的位置……我觉得我有病,所以我不能接近孩子,我怕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7 15:05:11

这份恐惧,常人难以理解。这份恐惧,却又那样真实。
很多咨询者会在工作室里哭泣,宣泄他们被压抑已久的情绪。但这位女士,在说起自己的故事时,自始至终都是那样平静。她一直在重复一句话:“我的心已经死了。”
我问她:“为什么你离婚以后要和父亲一起住?难道你没想过自己独立生活?”
她说:“这种情感你可能无法理解,我是父亲教育出来的,我对他有责任。我妈妈去世以后,他很孤独,脾气又坏,赶走了十几个保姆,除了我没人受得了他。我只能照顾他,直到他死。”
其实,对刘女士的选择,我并不觉得意外。
就像雨薇,她也曾经试图反抗,最后却发现,还是生活在父亲的控制之下,最为省力和安全。
父亲对她们的控制,深入骨髓,最后,已经成了她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7 15:05:43

从小到大,我们听过多少句类似的话?
“这都是为你好。”
“爸妈绝对不会害你。”
“你长大了,自己当了父母,就会明白我们的苦心。”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7 15:06:18

每个人都有控制欲。如果是陌生人试图控制我们的行为,我们一定会反抗。
可是,当控制者是父母,受控者是子女,这种控制就变得隐蔽、狡猾,同时也更为强大。
因为,这份控制是在爱的名义下实施。
最深刻的控制是精神上的控制。
最无形的控制是让你与控制者成为一体。
最可怕的控制是你心甘情愿被控制,用自己的人生,为控制者陪葬。
因为你无法战胜自己内心最强烈的恐惧:挣脱控制,就会失去爱。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7 15:06:58

在我的咨询者中,有一位中年男士,他是送自己的儿子来接受咨询,但最后发现,原来自己也需要心理治疗。
这位男士称得上成功人士,事业有成,家庭美满。他人生中唯一的问题就是他的儿子。儿子今年才十六岁,但已经自杀过两次。他尝试了一切教育的办法,甚至曾经想把儿子送进精神病院。
对我而言,他儿子的问题很明显。因为这位男士一直在对孩子进行着所谓“斯巴达”式的精英教育,甚至要求孩子在冬天洗冷水澡。孩子达不到要求,他便会进行打骂。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7 15:07:52

但是,这位父亲却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有任何错误。
他说:“家长如果不严格要求,孩子怎么会有出息?”
我问他:“所以,你认为这种教育方式是正确的?”
他回答:“无所谓正确不正确,反正咱们国家祖祖辈辈就是这样教育孩子的,我妈妈也是这样教育我的。我小时候也恨过她,但自己做了父亲以后才理解了她。”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7 15:08:43

原来,这位男士自己从小就在母亲的严厉控制下长大。母亲掌握着家里的一切事务,包括为他和父亲的行为定下一系列规则,比如晚上不论几点睡觉,早上起床的时间不能晚于六点半,如果起晚了,妈妈就会埋怨唠叨一整天,给父子俩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从小到大,母亲掌控着他生活中的一切细节,包括穿什么样的衣服,搭配什么样的鞋子,剪什么样的发型,去哪里该坐几路车。他只要稍有违背,母亲就会伤心难过,抱怨不停。
“但是,母亲是爱我的。如果没有她对我的严格要求,我也无法取得今天的成就。”他说。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7 15:09:37


有趣的是,即使这位男士一再强调自己已经“理解”了母亲,在他的表述间,还是流露出对母亲的种种不满。他说,母亲一直对他的成就嗤之以鼻,认为他做得再好也是自己教导有方,是理所应当的;反过来,如果有什么事情他没做好,就是因为他对自己要求不严,违背了母亲的标准。
这位男士的表现,是一种很典型的“合理化作用”。
我认为,他其实根本没有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理解并原谅了母亲,只是为母亲的不合理行为找到了一个合理的借口,也用这个借口安慰了自己,令自己受伤的感觉不再那么强烈。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7 15:10:34


在与他的交谈中,我逐渐了解到,他的母亲出生在一个旧式大家庭,父亲有好几房妻子,每房都各有子女,而母亲的生母在她出世不久就离开了人世。
因此,母亲必须将自己的一切行为规则化,这是她不受到责罚的唯一有效办法。
同时,因为身处那样一个庞大复杂的家庭当中,母亲极度缺乏被别人需要的感觉,她很难从亲人身上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于是当她成年、有了自己的家庭,便会无意识地刻意夸张强调自己的重要性。
这所有的行为背后,透露出母亲害怕受到惩罚的恐惧,以及需要被别人认可、为别人所爱的巨大情感需求。
然而,或许是因为时代的局限,这位母亲没有机会理清自己的情感,更无法治愈自己的伤痛,于是,她成了一位苛刻、唠叨、怨气十足、控制欲极强的母亲。
当这位男士意识到,强有力地掌控着一切的母亲原来竟是如此软弱,他潸然泪下。
而更令他遗憾的是,他从未意识到,原来自己的内心深处,仍然活着一个战战兢兢、害怕受到惩罚的孩子,而他自认为正确的教育理念,实际上是将自己受过的伤害,又再传递到自己儿子的身上。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7 15:11:18

“柏老师,我今天要在回去的路上买只避孕套。”
“为什么?”(我的问话有两层意思:1.你为什么要买一只避孕套;2.你为什么要特意告诉我这个。)
“昨天我妈趁我洗澡的时候,又把我的包翻了个底朝天。所以我要买一个避孕套放进去,让她知道知道害臊。”
“你怎么能确定你妈妈翻过你的东西?”
“因为我的钱包里多出了几百块钱。并且,我也直接问了她。她承认了,说怕我没有零花钱。她总是把我当成一个会犯错的孩子!”
“那么,你在目前没有稳定情感关系的状态下,往自己的钱包里放一枚避孕套,你认为你妈妈会怎么看?”
“她会知道我很反感她的做法,以后不会再翻我东西了。”
“但我认为,你这样做,是给了你妈妈一个更好的借口,以后可以光明正大地翻你的东西。因为,你就像她想的一样,是一个会犯错的孩子。”
“那你说怎么办?就让她翻吗?我就不能有隐私吗?我又不缺钱,也不需要她照顾我!而且这是什么狗屁照顾,这就是赤裸裸的侵犯,赤裸裸的控制!”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7 15:11:54

这是我和一位来访者的一段谈话。如果不加以说明,你很难想象,这样的情形,竟发生在一个三十三岁的女儿和一个五十六岁的母亲之间。
因为,这位女儿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像一个成年人,而像一个叛逆期的孩子。
在发生的事件当中,你让自己站在什么位置上,你就会有与之相应的情感态度和行为反应。这就是角色定位。
我们对我们交往的情感对象的定位不同,我们所期待的交流方式和结果也就会不同。对于陌生异性,我们不会因为他们没有亲吻我们而失落;对于自己的孩子,我们不会因为他们犯了错误而仇恨他们;对于弱者,我们不会因为他们无法给自己提供帮助而怨恨他们。
我们不仅对我们的交往对象进行角色定位,我们也在给予自己角色定位。
显然,翻包事件中的女儿就把自己定位在青春期与母亲叛逆抗衡的弱势角色上,同时也将母亲定位在控制得逞的强势角色上。
正是这样一个心理角色的定位,导致她无法释然地看待妈妈翻包的行为,更无法正确地处理。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7 15:14:41

对于经受过“爱暴力”教育方式的成年人来说,比较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我们会因为被父母剥夺了成长的权利,而自动顺应父母潜意识里不愿意让我们长大的动机,习惯性地用儿童化的思维模式去看待事物和处理问题(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投射认同)。
当然,我不是说妈妈翻包的行为就是正确的,但作为“爱暴力”的实施者,他们还没有对自己的行为产生错误意识,更没有把这类行为和控制、“爱暴力”联系在一起。如果我们试图让“爱暴力”的实施者去承认自己的错误,无异于让盐承认自己是甜的。
“爱暴力”的父母之所以会是这样的心理状态,并不是他们想故意伤害自己的孩子,而是他们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也经历了诸多伤害,并造成他们无法以正确的视角看待自己的行为。如果我们一定要与父母这样的行为直接抗衡,一定要和父母弄清楚这类行为的对错,那就相当于再一次把自己卷进深深的关系控制的漩涡当中。
很大程度上,我们赋予了别人控制我们的权力。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7 15:15:12

美国一位优秀的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撰写了《中毒的父母》一书,书中曾经提到过“对峙”这个技术——让受到暴力伤害的成年人直接对父母控诉他们的暴力行为给自己带来的伤害体验。
我曾经赞同她的提议,但随着工作经历的增加,我现在倾向于认为,“对峙”在中国的社会文化环境当中,尤其是在受到“爱暴力”这种特殊暴力伤害的人群的恢复过程当中,并不是那么适用。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7 15:15:46

想象一下,我们能否对父母发出这样的呵斥:

你们剥夺了我的成长,你们控制了我的人身自由,你们是我无法幸福生活的元凶,而你们所做的这一切都被包裹在爱的名义下,我无法拒绝,别人也无法洞察我的痛苦。一旦我对你们的“爱暴力”行为有什么反抗,我就会被加上“身在福中不知福”“白眼狼”“不懂得感恩”这样的罪名。所以我只能一个人承受这样巨大的痛苦!我恨你们,因为你们用爱的方式强暴了我的灵魂!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7 15:16:18

我并不是说这样的呵斥指责有何不对,但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百善孝为先。我们这个民族对于“孝”,确实持有一种过于迂腐的态度。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又令我们习惯于压抑自己的真实情感,更容易接受权威观点和顺从权威的控制。在这样的文化积淀的作用下,如此“对峙”实施“爱暴力”的父母,往往是没有作用的。
而且,爱暴力不同于一般的暴力行为,它携带了巨大伤害,也携带着强大的爱的信息。每一个经历过“爱暴力”伤害的成年人,都会因为自己没有实现父母曾经的期待,而对父母的付出与爱产生巨大的亏欠感。
内心饱含着这么沉重的愧疚与自责,“爱暴力”的伤害者又怎会有勇气去面对真实的伤害源,去指责给自己带来伤害的父母双亲?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7 15:16:49

我认为,比“对峙”更为适用的方法,除了“角色定位”之外,还有“角色调换”。
什么样的人才会总在别人未许可的情况下合法地翻别人的东西?
孩子。
我们小时候或许都很喜欢翻妈妈的包包,在翻看的过程当中,我们体会着成年人的神秘与快乐。从本质上来讲,这是对于自我成长的一种渴望。我们也通过这样的行为去释放对于妈妈不在身边陪伴自己而产生的焦虑情绪。
同时,翻包行为还蕴含着这样一种情感转移:我无法控制妈妈是否在我身边,但我通过掌握妈妈生活中除我以外的那部分内容,完成对妈妈行踪的参与,最终达到控制妈妈行为(不离开自己)的目的。


作者: ciiwii    时间: 2013-7-17 15:17:22

如果用孩子翻包的心理动力去理解妈妈现在翻成年女儿的包的行为动机,那就是:妈妈内心如一个幼稚的孩子,需要通过翻看女儿的包来感受年轻人的生活,释放因女儿不在自己身边,不知道女儿在做什么而产生的焦虑,同时也因此获得对女儿行踪的控制感。
也就是说,妈妈这一行为在某种意义上是如孩子般无助的不恰当行为。我们看到了妈妈的无助,也看到了妈妈对于失去女儿的恐惧。
但是妈妈是不会这么理解自己的行为的,她为了让自己不看到被自己的行为所隐藏起来的焦虑、恐惧,她会把这一行为诠释为对女儿的关心和爱护。






欢迎光临 父母必读育儿网-北京承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http://www.fumubi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