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267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养育阅读推荐:《好品格决定好未来》第九篇 主动出击孩子的“不合群”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金币
1259 枚
贡献
247 点
魅力
8 ♂♀
精华
0
记录
1
日志
0
相册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4-27 09:56:0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第九篇 主动出击孩子的“不合群”

        你的孩子是否把网络聊天工具当成知心伙伴?他们用键盘代替语言、手指代替嘴巴,面对现实中的人,他们像没有输入语言指令的机器人,或木讷无语,或思维混乱、吞吞吐吐。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们的语言能力退化了!口才可以成就一个人的事业,它是获得好人缘的必备“武器”,也是在社交场合如鱼得水的基石。大家都知道口才很重要,但是谈到怎样培养孩子的口才,还真是让众多父母“傻眼”的话题。

        总有孩子显得“不合群”,不能顺利融入集体活动,给人感觉很“另类”。看着别别扭扭耍“孤独”的小孩子,家长也难免在心里发出惆怅之声:怎么办?

        小贺读小学四年级,他在学校是个不合群的孩子。比如下课以后,别的同学都成群地聚在操场做游戏,他就喜欢一个人坐在教室里发呆。同学叫他玩,他也会跟着去,但是去了以后愣愣地站在一边,根本参与不到集体中。

        语文课上老师要求分组讨论问题,小贺的不合群又显现出来了。他只是听,并不讨论参与,惹来组员抱怨连连。好不容易他能参加个集体活动,没过几分钟,他肯定和同学发生争执。老师跟小贺的家长反映了好几次,爸妈虽然着急,但是束手无策。小贺是独生子,身边再没有朋友的话,今后怎么在社会上立足呢?孩子不合群,原因有很多。

        原因1:不自信。

        “我比别人丑”、“我比别人笨”⋯.不自信使孩子怯于社交。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和老师平日里要多称赞孩子,帮他发现自身优点。如果孩子明确感到自己有哪方面能力缺乏,最好帮他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原因2:自命不凡。

        与缺少自信相反,自命不凡是一类孩子不合群的原因。你要告诉他欣赏别人的长处,更要以身作则,尽量别在孩子面前发表评价他人的负面言论。

        原因3:父母过度体贴。

        事事代劳,往往使孩子失去团体参与的机会。入学后,被父母过度保护的孩子难以适应学校生活,基本上没有朋友,和同学不是争吵打架,就是畏畏缩缩,最后被群体孤立。

        主动出击,把你的孩子由不合群变为合群。要培养孩子合群的性格,父母应该主动教育,而不是等到孩子不合群后才“亡羊补牢”。

        出击行动1:让孩子知道合作很重要。

        萧霄从小成绩NO.1,他总是对别的小朋友颐指气使,周末爸爸带他到儿童体验城,萧霄到建筑工地体验,他指挥别的孩子做这个做那个,别的小朋友不配合他就把小朋友推到一边,到了最后,他们基本没有完成任务,看到其他组的小朋友高高兴兴挣到比如币买礼物或存入银行,萧霄很沮丧,工作导师告诉他,试试看和别人合作,大家一起努力完成任务,萧霄第一次和别的小朋友一起商量计划,一起协力完成任务,当拿到比如币时,萧霄和爸爸说,他终于明白了,原来自己不可以做所有事情,需要和别人一起才可以做得更好。今天的孩子普遍不懂得合作的意义,这是不合群的前兆,也为今后人生成功埋下隐患,对于类似萧霄的小朋友,家长要找各种机会交给孩子一个人难以完成的任务,鼓励他与别人合作完成,增加他的交际机会。

        出击行动2:与孩子一起走出家门。

        “井底之蛙”要不得,交际需要主动和热情,沉默寡言、自我封闭的孩子是不具备优秀社交力的。创造机会带孩子旅行,在旅行途中,要买车票、住旅馆、进饭店用餐点菜、购门票,有意识地让孩子去做这些事,他们就可以直接接触到新的人和事。

        出击行动3:要孩子独自做客、待客。

        让孩子自己成为主角,与对方的一切接触都得由自己应酬,相当于把他们推上“一线”。小雅的父母针对小雅的内向不爱说话的问题,让她为自己的生日召开一个生日会,自己制定计划邀请朋友,小雅成功举办过生日会之后,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和别人交往,性格开朗很多。

一天又这么滴过去了……

使用道具 举报

金币
11 枚
贡献
0 点
魅力
0 ♂♀
精华
0
记录
0
日志
0
相册
0
沙发
发表于 2011-5-5 22:07:53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父母必读 ( 京ICP备06011946号-1 京ICP证100913号 )  

GMT+8, 2024-6-16 22:01 , Processed in 0.02502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