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18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 你还在对孩子进行高压政策吗?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金币
534 枚
贡献
0 点
魅力
5 ♂♀
精华
0
记录
0
日志
0
相册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5-31 14:41:0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tianyuan 于 2012-6-1 15:56 编辑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个十七八岁的孩子,分别向他们的父母提出要搬到外面去住的要求。一个孩子的父亲说:“咋啦?家里容不下你啦,好好给我呆着。”另一个孩子的父亲却说:“好啊!需要我帮什么忙吗?。结果却恰恰相反,反对孩子搬出去的父亲不但没能阻止孩子从家庭中走出,还和孩子发生了深深的矛盾。支持孩子搬出去的父亲反而使孩子留了下来。原因是,第一个孩子听到父亲那么武断地阻止他,觉得在家里也没有意思,不如早些搬出去。另一个孩子则完全不同,当他提出搬出去住的时候,父亲不但没有阻止,反而问他需要什么,这让他感到了亲情的温暖,觉得其实在家里也很好,于是决定不搬出去住了。

  可以看出,孩子有了独立的想法,渴望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其实是可喜可贺的事情,如果他凡事都依靠父母,那才是令人担忧的事情呢!但是要了解这一点,就要舍得放下父母的角色——“传统的权威”。也只有暂时脱开了父母的角色,才能以一个“人”的态度去面对另一个“人”的挣扎。

  有些家长习惯于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被子,让被子对自己言听计从,他们认为子女就应理所当然地听从父母,自己小的时候都是这么过来的,因此如果孩子不顾从,在他们眼里就成了叛逆;有些家长喜欢在破子犯错误时指责孩子,并对破子的人格进行批判,把袋子说得一钱不值,孩子受到这种刺激后心里会很不服气,于是扰不甘心向大人认错,逆反的心理和行为也就跟着出现了;有些家长在孩子与自己发生抵触的时候,便有气不打一处来,对孩子采取粗暴和强制的高压政策,这经常会使孩子的逆反心理逐渐升级;有些家长平时对狡子使用的否定语言太多,孩子这样也不行,那样也不好,连前途也没什么希望了,没有人愿意别人整天指责和批评自己,时间久了,再有耐性的孩子也会反感的。
今天天气好晴朗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父母必读 ( 京ICP备06011946号-1 京ICP证100913号 )  

GMT+8, 2024-6-13 15:48 , Processed in 0.02533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