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楼主: ciiwii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父母们,来检视一下最易被我们忽略的十二个育儿关键点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金币
316 枚
贡献
0 点
魅力
0 ♂♀
精华
0
记录
0
日志
0
相册
0
11#
发表于 2012-12-12 19:44:59 |只看该作者
我的实践:两岁三个月时,女儿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且现在也偶尔会表现出来:宣布自己的小宝宝,强调自己要妈妈喂饭,还不会走,不会说话。一方面她觉得挺好玩的,另一方面,我确实反省到自己忙于工作,给她的时间太有限,她变得更加黏糊姥姥,好多天拒绝我睡在她的床边,要求姥姥来。我的方法只有更加耐心地更加充分地陪伴她,回家不谈工作,游戏时间和亲子阅读时间增加,周末单独带她去玩。她说的话我都认真回应,尽量蹲着和她说话。
心得:女儿的心是一杆秤。
有效沟通第四步:尊重孩子的感情
无论是在婴儿时期,宝宝在换尿布时通过踢腿来表达不想被换尿布的愿望,或是在八个月时,直接把她玩不好的玩具扔了出去,还是在她3岁时亲自告诉你她讨厌她的保姆,作为一个家长,你应该做的就是倾听孩子的描述,并将你的理解表达出来。比如,你可以使用下面的说法:“我发现你现在真的不想换尿布”,“这个玩具看起来并不好玩”,或者“保姆很难像爸爸妈妈一样,是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太多的父母并没有这样说,相反他们选择了对孩子说:“别动了”,“不要扔你的玩具”,或者“你应该不是真的讨厌你的保姆”。这样的回答会让孩子感到无法与父母分享他们的感情。许多父母担心认可孩子负面的情绪会让他们感觉更糟,但事实恰恰相反,给孩子一个空间释放负面的情绪,通常会让这些情绪消失得更快。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金币
316 枚
贡献
0 点
魅力
0 ♂♀
精华
0
记录
0
日志
0
相册
0
12#
发表于 2012-12-12 19:46:02 |只看该作者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允许孩子们去做他们想干的一切事情。比如说,应该绝对禁止你的孩子打、推别的小朋友,或者揪别的小朋友的头发。在自己家里,孩子们需要家长给他们建立一些规则并且切实去执行规则,这样会让他们感到非常安全。简单地说,孩子们可以表达各种感情,但他们的行为则需要加以限制。
幼儿们是通过家长对他们的反馈来了解感情的。孩子们出生时并没有能够描述感情的现成词汇,慢慢地他们才能学会如何表达各种情绪。《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作者海姆•吉诺特发现:孩子们是通过照镜子来了解自己的身体,通过大人对他们感情的回应来了解自己的感情的。如果一个孩子的感情能够得到很好的理解和正常释放,他就能够更好地成长,在做事时也能表现得更加专注。让孩子明白她的感受是正常人类体验的一部分是很重要的。
我的实践:这里是育儿专家们常常会提到的“共情”,女儿在发脾气或者伤心地哭的时候,我会等她哭一会儿,然后蹲下来抱住她,告诉她我明白她的感受,会具体说一说眼下的事情的情况,然后简短地解释一下为什么事情会这样。
心得:希望这样能培养孩子一种情感表达的习惯——不羞于表达心情,不必担心没有来自妈妈的回应。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金币
316 枚
贡献
0 点
魅力
0 ♂♀
精华
0
记录
0
日志
0
相册
0
13#
发表于 2012-12-13 13:36:15 |只看该作者
有效沟通第五步:建立孩子的成功感
我们不能在本应入睡的时间带孩子去吃晚餐,还要求她表现很好,也不应该把一个水晶摆设放在孩子可以够得着的地方而指望孩子不去玩它(也不把它摔坏),更不要因为孩子在吃了番茄酱意大利面之后弄脏了衣服而生气。家长应该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能做到什么,不能做到什么,并对孩子抱有现实合理的期望。
我们的宝贝都想表现得很好。但是即使有时候孩子好像在专门和你对着干,你也一定要明白这不是他们本来的意思,作为一位家长,理解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在出生后的前几年里,孩子大脑的理性水平还非常低,他们的行为更多是由本能所控制的。作为一个家长、教育工作者和婴儿集团的总裁阿利森•拉托那经常说:“有时候孩子无法让自己的身体停下来。”换句话说,虽然有时候你认为孩子应该知道怎么做会更好,但是孩子的本能会让他们无法停止某种行为。
在一位朋友的孩子的两岁生日聚会上,我就亲身经历了能够充分说明这个观点的一件事。当天,聚会的主人在地上放了瓶装水、果汁和冰块各两大桶供客人自取。当时,我的女儿正开心地玩着冰块和水瓶,在我们旁边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小女孩,她好像也对这些光滑闪亮的冰块十分着迷,当她把手伸进一个冰桶时,她的妈妈抓住了孩子的手并大声说:“不要摸!海莉,不要摸!不要摸这个!”这种极端的反应把小女孩吓坏了。但孩子的妈妈并没有带她离开这个冰桶,而是继续站在那里,看着她的女儿。对于小海莉来说,这个冰桶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她完全控制不住,又把手伸向了另一个冰桶。这次她的妈妈一下抓住孩子的头并大叫起来:“不要摸!我告诉过你不要摸的!我和你说话的时候你要看着我。看着我!”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金币
316 枚
贡献
0 点
魅力
0 ♂♀
精华
0
记录
0
日志
0
相册
0
14#
发表于 2012-12-13 13:38:41 |只看该作者
当我找到一个机会和这位妈妈交谈的时候,她告诉我她的女儿海莉只有十八个月大,今天这个孩子就是故意和她过不去。毋庸置疑的是,在这一幕中许多事情都错了。首先,一个十八个月大的孩子在大多数时候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本能的——即使有些时候你看到了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做得很好,也不要期望她能一直如此。其次,对一个这么小的孩子大叫着说“不”,只可能吓着她,而无法教给她任何东西。第三,让一个年幼的孩子持续注视着别人的眼睛,很有可能会让她的注意力保持在对视这件事上,反而使她无法听清楚你在说什么,也就听不进去你的要求了。从我的角度来看,在一个盛夏的生日聚会上,让十八个月大的孩子玩会儿装在桶里的冰块,相对来说是没有什么不妥之处的。当然,假如别的妈妈不能接受这种行为,也应该立刻把孩子从吸引她的冰桶旁边带走,而不应该大声训斥和羞辱孩子,要知道,孩子只是做了自己本能想做的事。
书中专家的意见
糟糕的环境影响
尽管并不是我发明的,但我经常会使用“糟糕的环境影响”这个贴切的说法。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金币
316 枚
贡献
0 点
魅力
0 ♂♀
精华
0
记录
0
日志
0
相册
0
15#
发表于 2012-12-13 13:39:25 |只看该作者
糟糕的环境影响是指,一些时候孩子的坏习惯是由她当时所处的具体环境造成或者加重的。比如,没有睡午觉或者没有吃饭,睡得太晚或者起得太早,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参加了一个人太多的生日聚会,等等。我们身边这些糟糕的环境因素会直接反映到孩子的行为或者不良行为上。比如,当你去看望祖母时,看到她咖啡桌上精致的陶瓷茶具,你很可能会顺口就对你两岁大的孩子说“不要碰”。可问题是,面对这样闪闪发光的茶壶,谁可以抗拒得了不去摸一摸它呢?具体的环境使得孩子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表现良好。
有时候,大多数孩子发脾气都是因为他正受到这种糟糕的环境影响。孩子会学习表现自己,并且陶醉于自己的这种能力。而当要求受挫时,孩子就可能会找茬般地发一发脾气。但是当你的孩子突然没有原因的暴怒或者几近崩溃的时候,当他非常地不合作或让人生厌的时候,这常常就是糟糕的环境影响造成的结果。
预知会引起孩子发怒的起因和爆发的心理极限,有助于避免孩子的发作,当然这是很难做到的。正如不同的孩子对饥饿和疲劳,对人群和新的环境,对各种各样的刺激,都有着不同的容忍度一样,对于不同的孩子,环境影响也会产生不同的作用。
如果你能够根据孩子的年龄、发展阶段与性格特点,给予他合理的期望,再加上承认存在糟糕的环境影响,这简直就像为处于发脾气这个黑暗隧道的尽头的孩子带来光明的火种一样棒。

我的心得:与其盯着孩子的行为,不如反省自己给了孩子什么样的环境和榜样,建立孩子的成功感,要从顺畅的环境和赞许开始,首先保证孩子的舒畅和欢喜的心情,孩子会发现一个更好的自己。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金币
316 枚
贡献
0 点
魅力
0 ♂♀
精华
0
记录
0
日志
0
相册
0
16#
发表于 2012-12-14 19:10:28 |只看该作者
有效沟通第六步:让孩子感到自己被了解
当孩子们的感觉很好的时候,他们就会做得很好。如果孩子们能感受到自己被别人了解、关心和重视,他们就会更加主动地学习、与人合作和关爱他人。一些家长错误地认为对孩子大喊大叫、羞辱、伤害或者命令,会让他们表现得更好。但实际上,这些方法只能适得其反。它们造成的坏影响可能会很快显现,也可能会持续很多年。以我的临床经验来看,这种影响会一直存在。在你使用了这些严厉的方法后,即使孩子乖乖地听从了你的命令,你也要注意她已经对你产生了不满,而且你在她心目中建立起来的安全感也被严重地破坏了。
有一天,黛安娜来找我做育儿咨询。在戴安娜童年,自己的父母十分严厉,如果她不听话,父母就会毫不犹豫地对她大喊大叫,打她并羞辱她。有一次她两岁的女儿拉娜不想离开公园时,戴安娜大声呵斥拉娜,骂她是个“捣蛋鬼”,还威胁说要把她单独留在公园里。她发现拉娜这次哭得比以往都要厉害许多时,戴安娜意识到自己一定是犯了严重的错误。就这样,被女儿的反应吓坏了的戴安娜来到我的办公室。事实上,当你要求孩子做什么事,而孩子不愿意去做的时候,对她喊叫、骂她或者羞辱她都是无济于事的。在这种情况下,移情更能促进理解,达到良好的效果。可以告诉你的孩子:“我知道你想留在公园里,因为这里很好玩,但是我们现在不得不走了。”这样能让孩子知道你了解并和她有着共同的感受,但同时要保持自己的原则。与感觉到被羞辱的孩子相比,觉得自己的感受被了解的孩子更愿意去做那些让父母高兴的事。其实在夫妻生活中,你也一定有同样的感受吧?假如在公共场合,你的丈夫生气地对你大喊大叫,你能心情舒畅地答应他的要求吗?不,你一定会反击他,并且很有可能因为太生气而懒得理他。在这一点上,幼儿和你没有任何不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金币
316 枚
贡献
0 点
魅力
0 ♂♀
精华
0
记录
0
日志
0
相册
0
17#
发表于 2012-12-14 19:18:33 |只看该作者
我的实践:这个就不必多少了,现在的父母们非常注重这方面的赏识教育,已经共情这种方法。
有效沟通第七步:建立明确一致的行为准则
尊重孩子绝不是指没有任何规矩,让她为所欲为。尤其当孩子长大一些之后,不给孩子制订规矩实际上是家长的失职。因为这些规矩能让孩子获得安全可靠、被关心的感觉,能使所有事情可以预期和控制。当你在路上开车的时候,停车标志、交通信号灯、车道分隔线会让你感到安心,它们会让你知道哪里可以走、前方有什么情况。在家庭里,限制和规则也起着同样的作用,而与交通规则唯一不同的是,在你的家里,这些规矩是用爱的方式来实施的。
实际上,孩子们是需要规则和限制的。在你管教孩子的时候,他们也许会大哭大闹,但是你要清楚,这些规矩会让你的宝贝们切实感觉到你很关心他们。此外,你还需要注意的是,让孩子事先知道规矩是什么十分重要。玛格达•格伯在她的著作《你的自信宝贝》中指出,“听话,就是家长先为孩子建立一套规矩,然后再负责监督孩子去执行。孩子需要知道你对她言行的期望是什么,然后才能配合你,做到听话”。请确定你要说的意思是什么,然后把你真正要说的意思正确表达出来。不要对孩子进行空洞的威胁。小家伙们其实在不断地观察着父母是否真的会监督他们按照规矩行事。当父母并没有做到强制他们守规矩时,其实是传递给了孩子这样的信息:
● 我说过的话可以不算数。
● 这些规矩对你无效。
● 我也不见得能做到。
我的实践:在不能进厨房、吃饭不能带玩具这些事情上做到了。
我的心得:深切理解了这句话——育儿即育己。父母们在教育孩子之前先反省自己是否言行一致,是否有始有终,是否给孩子规则的同时自己也去遵守了。然后再将规则传递给孩子,言而无信、心口不一的家长对孩子的破坏力很大。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金币
316 枚
贡献
0 点
魅力
0 ♂♀
精华
0
记录
0
日志
0
相册
0
18#
发表于 2012-12-16 15:35:49 |只看该作者
有效沟通第十步:给孩子留出过渡时间
孩子,尤其是幼儿,都有自己的活动节奏。和我们相比,他们的节奏要慢得多,特别是当他们正在进行自己喜欢的活动时,这一点就更为显著。在你要他们停止这个活动去进行一个新的活动时,请给他们两次提醒,让他们有所准备,这样可以使过渡更为顺利。“还有五分钟我们就要停止画画,收拾颜料去洗澡了。”两分钟后,再次提醒孩子:“还有三分钟,我们就要停止画画,收拾颜料去洗澡了。”有时候,孩子玩得太投入了,可能会没有听到你在说什么,或者听到了故意不理你。遇到这种情况,你可以蹲下来,与她的视线相平,再清楚地和她说一遍。如果她还是没有注意到,那么你还可以用手轻轻地抚摸她的后背或者肩膀,让她注意到你。时间到了之后,提醒孩子,然后再给她片刻时间调整,就可以过渡到下一个活动了。
很多家长都发现,唱歌可以更加顺利地让孩子从一件事转移到另一件事上。比如在我们家打扫卫生时,我们就唱“打扫歌”:

打扫起来,打扫起来,
每一个人,每一个地方,
打扫起来,打扫起来,
每一个人都来帮忙。

很多家长都发明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歌。我的一个朋友会在他们结束一个活动而开始另外一个活动时,一起唱“再见歌”。一旦你的孩子长大到可以唱有歌词的歌时,唱歌能帮助她感受到自己是大家中的一员,这种体验也会让事件转换变得更加容易。

我的实践:我发明了睡觉歌、洗屁屁歌、起床歌。呵呵。
心得:一切都可以游戏化,让孩子在温柔的提醒里接受规则养成习惯。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金币
316 枚
贡献
0 点
魅力
0 ♂♀
精华
0
记录
0
日志
0
相册
0
19#
发表于 2012-12-16 15:37:31 |只看该作者
有效沟通第十一步:恰当地对孩子说“不”
幼儿需要边界和限制。对孩子说“不”可以帮助她形成自己的性格、建立自己的原则。这样做可以让她知道,她不能得到所有她想要的东西,还能让她学会如何去应对不能立刻得到满足的要求——最终的目的是教会她如何对自己说“不”(比如,“我已经吃饱了,我真的还想吃第二块巧克力蛋糕吗?不,我想我还是不吃了。”或者“我累了——今天的微积分课,我就逃课吧。不,实际上这对我不好。我应该去上课。”)。也就是说,你永远不应该只是为了说“不”而对孩子说“不”,这是不尊重孩子的表现。
在一天之中,我可能会表达二十次“不”的意思,但是几乎从来不会真正说出“不”这个词。原因在于,假如你整天都在说“不”,那么“不”这个词就会失去它的意义和力量,而孩子就会开始听而不闻。只有当孩子快要碰到热的火炉或者就要跑到大街上时,我才会说“不”。通过有选择性地使用,“不”这个词被赋予了非常严肃的含义。在贝蒂•哈特和托德•里斯利所做的一项研究中发现,三岁的幼儿如果长期处于一个不断被训斥的环境中(比如“不要”、“不能”、“停下来”),与那些很少接触到负面反馈信息的孩子相比而言,他们的语言技能会更低。或许是由于他们接触到的语言很少,他们的智商也更低。如果你只是说“不”的话,你的孩子也就只能听到一个词汇,然而假如你说的是“请不要这样做”或者“如果我们换这个玩具来玩,你觉得怎么样”,你就让他接触到了更多的词汇,也就能够提高孩子的语言发展水平和智商了。
下面的十种方式并没有真正说出“不”这个词,却表达了“不”的含义:
● 告诉孩子,她还可以做什么。
● 试着说:“因为……所以我不想让你这样做。”
● 分散注意力以及改变关注点。
● 用一个能接受的物品来代替不可接受的物品。
● 提供两个具有可行性的选择。
● 阐明规则。
● 在解释原因时,使用与孩子的年龄相适合的言辞和例子。
● 推迟满足孩子的要求。
● 运用幽默来化解问题。
● 认可隐藏在孩子未被同意的请求所蕴涵的愿望。
提示:确保在家里孩子能够进入的房间中,孩子的活动是安全的,这样你就可以不用说太多的“不”字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金币
316 枚
贡献
0 点
魅力
0 ♂♀
精华
0
记录
0
日志
0
相册
0
20#
发表于 2012-12-16 15:38:29 |只看该作者
关于孩子使用安抚奶嘴的小提示
请注意,安抚奶嘴不是一个可以随时塞到孩子嘴里的插头。它应该被用来抚慰或者帮助孩子自己平静下来,而不是用来打断她。哭是孩子们进行表达的方式,作为父母需要给孩子一个空间来释放自己的感情。不要试图转移宝贝的注意力或者设法打断她的表达,试着把你所看到的直接表达出来:
“你看起来很不舒服。”
“你现在非常不愿意换尿布。”
“你不想从浴盆里出来吧,外面太冷了!”
“这么大声吓了你一跳!”
你不该产生这样的感受
帮助你的孩子分辨和表达感受是良好的亲子关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孩子可以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就不太可能采取其他具有破坏性的方式了。
许多父母担心倾听孩子的负面感受就是对那些情绪的认可,会使孩子感觉更糟或者去伤害他人。但实际上认可孩子的感受能够帮助她摆脱负面情绪的控制,并从这种经历中学会掌控自我。
所有的感受都没有对错,即使父母不能理解孩子的这些感受,或者仅仅只能接受其潜在的部分感情。当涉及感受这个问题时,父母说的最为错误的话就是:“你不该产生这样的感受。”在我的第一本书《培养快乐自信的宝贝指南》中,我总结出五种不能这样说的原因:
● 由于某种感受,孩子现在感觉“很糟”。
● 当孩子向你敞开心扉,寻求理解和同情的时候,你告诉他们“你不该产生这样的感受”。这无异于打断了他们的表达,只会让他们感到自己不能被理解。
● 能够自由表达感受,孩子就不会进行破坏性的行为。
● 被告知“你不该产生这样的感受”并不能改变孩子的真正感觉,而且如果这样做,孩子在感觉不好之外,还会为自己本来正常的情感体验感到内疚和沮丧。
● 如果孩子们的精力被浪费在抑制自己的感情上,就不能用来去做其他对他们有益的活动了。
我的实践:我还在努力学习中,特别不善于说“不”,以前听讲座,游走的小步点孙慧阳老师一个提醒我一直记得,“不能做这个,那么能做什么?”要帮宝宝找到他们的出口,而不是一味地拒绝或否定。
心得:孩子感觉糟糕,也是他们必经的,不要因为担心他们的心情而放弃说“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父母必读 ( 京ICP备06011946号-1 京ICP证100913号 )  

GMT+8, 2024-5-17 17:03 , Processed in 0.03092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