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真该和孩子做点无用的事

2016-6-3 15:05| 发布者: 琪琪| 查看: 1930| 评论: 0|原作者: 李贤国|来自: 《父母必读》杂志

摘要: 如果很多“无用的事”是一种关爱,是可以给孩子快乐和自信的事,是在滋养着家庭的爱和理解的事,那么真该和孩子做点这些无用的事了。


文/李贤国(台北市阳明全人关爱协会主任暨协谈部督导,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每当我跟别人介绍起我家老三在家养过的那些生物——鱼、蟹、虾、红娘华、独角仙、蚱蜢、螳螂、蟑螂、竹节虫、金龟子、蝴蝶、果蝇、乌龟、兔子、小鸟、仓鼠、蛇……以及十几种植物时,大家总会在惊呼后发出同样的质疑:“你怎么能让他花这么多时间做这些无用的事,他哪儿还有时间读书啊?!”仿佛,养这些小东西都是不务正业、不重要的事,只有读书才有用,也是孩子最应该做的。


无用的事会慢慢“发酵”


老三上小学一年级后,我发现他不但个头比一般孩子矮小,理解力也比较弱。例如:考卷上的选择题,他不能明白要在题目下方的4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的答案,总觉得照抄题号就对了,所以第一题写 1,第二题写 2……到了第五题答案就变成 5,第六题当然就写 6,以此类推,让我们哭笑不得,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慢慢让他明白。可想而知,这个孩子在学业上必定是落后的。

 

在这样的状况下,我选择不带他去上补习课,不逼他写更多的作业,不做更多的练习题,更不用诱惑或打骂来督促他提高成绩,而是从他有兴趣的昆虫、动植物着手,和他爸爸一起,陪伴他、协助他一起养育各种“小东西”。因为我相信孩子这个时候不是不愿意学习,只是他在系统学习和考试上还没有作好准备,但这不代表他完全无法获取知识,无法学习。也许有很多跟我家老三同龄的孩子,属于那种在考试上一点就通的,但他目前却怎么也不通。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他终究会明白,只不过会晚一点。但他对动物、昆虫这些“无用的事”,却不点就通:走在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他总是可以看到蚱蜢、螳螂的踪迹;走在树林间,他能听到蜥蜴在跟他打招呼;他能知道何时家中养的蛇要脱皮了 ;鱼生小宝宝该怎么准备 ;沉寂 3 个多月的螵蛸将会生出三百只小螳螂……

 

因为老三具备着丰富的昆虫知识,被班上的同学尊称为昆虫博士,这也是他成就感和自信的来源之一,完全没有因为在班上成绩排名不理想、身材也最矮小而受影响。上了中学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报社的电子新闻部知道了他的故事,特地来采访他;教育单位制作的“在家养宠物”单元,也为他拍摄专辑;甚至学校老师也要他在全校的大会上作饲养昆虫的专题演讲……这些效应都是当初始料未及的。

 

无用的事是更多选择


总是有很多孩子,若是在学业上没有成就,就被看作一无是处,他们因此也活在自卑之中,有时为了去寻找自我价值感,还会沉迷于网络世界。但是,如果我们家长能在孩子的学业之外,帮他探寻一条可以尽兴发挥兴趣和才能的路,就会为他的人生打开另一扇窗。

 

事实上,不是每个孩子都有足够的条件和能力,也不是每个父母都有充足的知识和环境,可以让每个孩子都达到一般人所谓的成功,个人的特质、智能不同,若硬要逼孩子用他不擅长的方式学习,就好像要乌龟去参加田径比赛,

 

要小鸡学老鹰高飞一般。不是有脚就可以跑快,有翅膀就可以高飞,只有了解孩子擅长的部分,并从此着手,然后才能渐渐地把他不擅长却可开发的部分引导出来。但是,孩子擅长部分的萌芽,经常会被父母认定为是“无用的事”,比如喜欢养小动物,喜欢在户外和小伙伴傻玩,喜欢看点无用的杂书甚至胡思乱想……

 

有时候我在想,若是孩子能早点理解考试这回事当然好,但若不能,不一定要按住每个小孩在数学、语文、英语的成绩上纠缠不休,可以带他做点无用的事,等他慢慢去领悟学习和成长。其实很多事都是有共通性的。最怕的就是被考试挫败而慢慢毁掉自信和好奇心的孩子,可能他以后就算有了学习和考试的能力,也不想再读书、学习了,那损失可就大了。

 

无用的事让爱更完整


我相信每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是,当父母用自己太多的期待和过于功利的方法去爱时,孩子是收不到的。在不了解和接纳自己孩子真实状况的条件下去爱,还可能会产生很大的冲突和误解。孩子是需要带着家人的爱前行的,父母给予的安全感可以帮助他面对人生的各样风浪。但是,只有一路以接纳和理解为基础的陪伴,不把他与别人比较,不责备学习速度慢或成绩不理想,不压抑天赋和兴趣的爱,才能在家庭中滋生出真正的信任与安全感。

 

我家老三在小学五年级时,第一次拿到学习进步奖。他说当时虽然家人不在身边,但他的脑海中却浮现出全家人为他喝彩的画面。其实那些喝彩是我们平常一直在做的,他确信自己无论表现如何,我们都会无条件地爱他、陪伴他、引导他。

 

这些“无用的事”虽然对他当时在学校的考试没有任何直接的帮助,但却在慢慢意想不到地发酵,而且越来越美好。

 

关爱永远比成绩提高重要,

快乐和自信比名校重要,

家人之间的情感比教育重要。

 

如果很多“无用的事”是一种关爱,是可以给孩子快乐和自信的事,是在滋养着家庭的爱和理解的事,那么真该和孩子做点这些无用的事了。


大家谈

“学习和吃饭差不多,总要留出点时间去消化和吸收。中国画的技法中也很讲究留白,那部分什么都不画的空间,也许恰恰能让人更好地欣赏到所要突出表达的主题。所以,不做,有时是为了更好地做。适当地浪费点时间,做点无用的事,可能会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刘丹,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临床督导)

 

“我们生活在一个崇拜集中注意力的时代,但是实际上,放松却可以使人专门负责宏观联系的右脑得到注意。这也解释了为何很多重大突破都发生在一些看似不能的地方,不管是阿基米得的澡盆,还是物理学家费曼常常写方程式的脱衣舞俱乐部。它也说明谷歌办公室里放置乒乓球台是正确的。‘创造正是被浪费的时间的后遗症。’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爱因斯坦说的。”(约拿·赖勒,美国神经科学家)

 

“读‘没用’的书,做‘没用’的事,与‘没用’的同类或异类物种交往,珍惜许许多多‘没用’的东西,可以让生命变得踏实,有滋有味。”(阿甲,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

 

“事实上,近10年的众多研究结果显示,那些在儿时有机会多跑多动、多发呆、多做白日梦、多在自然环境中随意玩耍的孩子,在青春期的另一个大脑发育关键期中,反而会呈现出异乎寻常的爆发式的学习能力。更有趣的还有小白鼠实验:在空无一物的笼子中长大的小白鼠,比放满转轮、隧道等玩具笼子中长大的小白鼠的大脑体积更大,认知能力也显著更高。” (迈克·内格尔,澳大利亚著名的儿童发展问题专家)

 

“有人问我让孩子学琴吗?我说不一定学琴,但一定要多学多干些没用的事。人和动物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动物做的每件事都有用(为生存和繁殖),人要做许多没用的事,比如琴棋书画,比如爱与等待。如果一个孩子被教育只能学对升学有用的课,上大学只能干对就业有用的事,工作了一切都为了买房,生而为人岂不浪费?”(高晓松,知名音乐人)

 

“对孩子们来说,做点无用的事是种能量储备,也是很好的休息。反而是大人过多的安排会扼杀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力。父母应该允许孩子有无聊的时候,要给他们留出自己的时间,以及自娱自乐的自由。”(理查德·拉里,英国艾芝西尔大学资深心理学讲师)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Archiver|手机版|父母必读 ( 京ICP备06011946号-1 京ICP证100913号 )  

GMT+8, 2024-4-25 09:46 , Processed in 0.022456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