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17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民间关于儿童用药的奇闻趣事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金币
2259 枚
贡献
4 点
魅力
4930 ♂♀
精华
0
记录
0
日志
0
相册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6 16:11:2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中国民间有很多关于新生儿的习俗,例如新生儿刚出生一两天,有人就给他喂黄连甘草水,据说可以解“胎毒”。其实,黄连与甘草合用,会失去抗菌作用,只需用黄连服1—2次即可。也有的妇女将珍珠散洒在自己的乳头上,认为让乳儿吸吮后会使其体质健壮。但要知道这种药含有朱砂等成分,对人体脏器功能极为有害,这类民间习俗并未考虑不同基因型用药差异等问题,特别是儿童的身体抵抗力是十分有限和脆弱的,因为这已成为我国儿童用药安全面临的严峻问题,受到家长、社会及政府的广泛关注。
    如果给儿童服用了含有相同或相似活性成分的两种药物,儿童将吸收过多的活性成分而损害健康。同时,注意在生活饮食上注意给孩子进行一些调整。简而言之,对于儿童常见病,家长们千万不能盲目用药,一定要从保障儿童用药安全,只有这样才能让宝宝真正远离疾病、健康成长。

    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统计,2007年约有50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于能够通过使用安全的儿童药物进行治疗的疾病。另据2006年参加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儿童医院报告数据显示,儿童服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达到12.9%,其中新生儿是24.4%,越年幼的儿童用药不良反应越严重。儿童用药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权威组织在世界范围内推广的重要议题,我国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也十分严重。

    引自科技日报的报道,美国康奈尔大学遗传学博士周慧君和她的团队研制推出一款指导儿童用药安全的基因信息产品。产生药物副作用的因素很多,除了不规范用药外,遗传也是产生药物副作用的主要原因。周慧君说,大量医学研究成果表明,患者的药物基因类型决定了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基因不同,机体对特定药物的代谢能力也不同,直接影响到药物疗效和毒副作用的强弱。也就是说,药物在体内代谢过快,常规剂量疗效就会降低或无效。反之,如果药物在体内代谢过慢,将造成药物在体内积聚,严重的甚至会引起药物中毒。给儿童用药时,考虑遗传因素的影响,可有效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来源:妈妈说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父母必读 ( 京ICP备06011946号-1 京ICP证100913号 )  

GMT+8, 2024-6-2 12:05 , Processed in 0.02542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