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19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界胎教趣闻6则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金币
2259 枚
贡献
4 点
魅力
4930 ♂♀
精华
0
记录
0
日志
0
相册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2-15 15:28:1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趣闻1:法国科学家曾对一些婴进行过法语和俄语训练的选择实验,结果发现他们对法语的发音反应更为强烈。美国“胎儿大学”的一个“小学生”在妈妈肚子里经过“胎儿大学”的语言学习后,出生仅仅9个月居然能对录象机放映的节目说“哈罗”。胎儿就已经具备了语言学习的能力。根据胎儿的这种潜在能务,只要母亲不失时机地对胎儿进行认真、耐心的语言训练,那么等到胎儿出生后在听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将会大大超过于未经语言训练的孩子。

趣闻2:前苏联著名提琴家列昂尼德科根曾经讲过,有一次他决定在一次音乐会上演奏苏联作曲家的新乐曲,在他接近临产的妻子的伴奏下做了短期练习。在孩子4岁时学会了拉提琴,有一天,孩子突然奏出了一支他从未听过的曲子,这支曲子正是那次音乐会上演奏的曲子。

趣闻3:钢琴家鲁宾斯提、小提琴家梅纽因及乐团指挥罗特等人,他们在演奏中会对一些从未接触过的曲子“似曾相识”,即使不看乐谱,乐曲的旋律也不由自主地在脑海中源源不断涌现。原来是他们的母亲在妊娠中曾经反复弹奏过这些乐曲。加拿大哈密顿乐团的指挥鲍里斯在一次演奏时,一支未见过的曲子突然在脑海里出现,而且十分亲切,这使他迷惑不解。后来才知道,他的母亲曾是一位职业的大提琴演奏家,在怀孕时曾多次练习、演奏过这支曲子。

趣闻4:胎儿具有辨别各种声音并能做出相应反应的能力,父母就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经常对胎儿进行呼唤训练,也可以说是“对话”。有一位父亲从胎儿7个月开始经常向胎儿说:“小宝贝,我是你爸爸!”一边摸着胎儿,以后每当这句话一出现胎儿就会兴奋的蠕动起来。这个孩子出生后哭闹不止时,他的父亲突然想到了与胎儿经常说的那句话,于是就马上说:“小宝贝,我是你爸爸!”话刚出口,婴儿就突然停止了哭声,并掉转头来寻找发出的声音。父母通过声音与腹中的胎儿进行呼唤训练,是一种积极有益的胎教手段。在对话过程中,胎儿能够通过听觉感受到来自父母的亲切呼唤,增进彼此在生理上的沟通和感情上的联系。

趣闻5:德国从事催眠疗法的医生保罗比库博士,治疗过一位男性患者。这位患者在遭到剧烈不安时,全身常出现暂时性发热感觉。为查明原因,比库博士将患者催眠,使他渐渐地回忆起胎儿期的事情。患者在讲述胎儿7个月以前的情况时,语调平缓、神情自若。但当开始讲述其后的情况时,突然嘴角僵硬,浑身颤抖,身体发高烧,露出惊恐的神色。显而易见,这位患者回忆了导致他出现这一症状的胎儿期的体验。比库走访了这位患者的母亲,这位母亲说,她妊娠7个月以后曾洗过热水浴,试图堕胎。可见胎儿对这经历记忆之深。20年来,胎儿期的深刻记忆一直潜在地支配着他的行为。每个人都有自己所忘却的记忆,这种记忆往往在无意识地对人们的一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趣闻6:日本的专家把孕妇按5~8个月、8~10个月分为两组,进行体力、精神上的放松训练,排解她们的紧张心理。5~8个月的孕妇被安排到沙盘活动室,利用布娃娃、动物玩具及小房子等设计庭院布置,要造出沙盘上的小世界,母亲们必然要发挥一定想像力。她们的大脑的这一活动使血液中增加的激素经脐带传给胎儿,并相应刺激胎儿的大脑,为胎儿出生后的创造力、想像力打下基础。训练还包括胎儿踢腿的拍腹游戏,通过母亲有节奏地敲击腹部引发胎儿做出反应。3周以后,胎儿便开始响应母亲的动作,随着母亲的敲击他会在里面蹬腿。




                                                                                          来源:西祠胡同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父母必读 ( 京ICP备06011946号-1 京ICP证100913号 )  

GMT+8, 2024-6-19 00:57 , Processed in 0.023021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