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20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讲座预告 | 儿童教育专家罗玲:如何帮孩子做情绪管理(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金币
1259 枚
贡献
247 点
魅力
8 ♂♀
精华
0
记录
1
日志
0
相册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25 16:45:1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琪琪 于 2016-3-25 16:46 编辑

1.jpg


2.jpg


3.jpg


报名方法

[报名听讲座方法]扫描下方群二维码直接进群。如3个群都满了,请您添加父母必读-必读君微信号(18401457980)拉您入群。


1.png


2.png


3.png


4.png


罗玲,儿童教育专家、“妈妈加油站”创始人。作为积极教养的倡导人与实践者深受家长欢迎,多次受邀赴上海、南京、西安、广州等地做育儿家教类讲座,场场爆满。她致力于将发展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与传统文化相融合,并结合个人的育儿经验和生活感悟,系统地为家长们提供教养孩子的新观念、行之有效的策略与方法,以开启孩子的内在动机,培养孩子良好的情商、德商,让孩子身心健康、全方位成长。除了推广育儿理念,她还致力于支持家长实现心灵成长,被众多家长们称为“妈妈心灵导师”。她曾与罗大伦合著畅销书《让孩子不发烧、不咳嗽、不积食》,新书《妈妈强大了,孩子才优秀》正在热销。


5.png


延伸阅读:罗玲《妈妈强大了,孩子才优秀》文摘


好家长,是孩子的情绪管理教练



你会送孩子“心理玩具”吗

心理学家在做提升幸福感的干预实验时,有一些看似很普通、有点幼稚的做法,比如,记录下来当天发生的好事,并解释为什么你感觉不错;写下能展现你好的一面的事情,每天去温习。据调查,每天写下三件让你感觉好的事,这个做法效果很好,效果的持续时间也长。


我们要和孩子刻意地多去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这样可以增加积极情绪。比如,随时给孩子指出值得品味的各种细节。生活中的点滴很容易被忽视略过,我们指给孩子看,就是在延长这些瞬间、扩大这些细节。


我们可以抽空和孩子一起想好事。我们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漂亮的本子,专门记录他的好事。或者给孩子准备一个好事宝盒,把能引起美好回忆的东西或照片,都存在里面,有空就倒出来看看……


这个 “心理玩具”除了“储存”好事,还可以让家长自己看到全局、看到宏观的一面,看到“the big picture”。比如,当你为孩子的一点小事生气时,你可以跳出来想:总的来说,他是个好孩子,我是个好妈妈,我工作还不错,生活各方面都基本满意……然后再看刚才的事,就能比较冷静地看待了。我看到有的专家告诉家长,跟孩子说,“你那样做,妈妈很生气。”“那样做,妈妈不喜欢。”我想家长应该尽量少这样去说。我们大人正常的情绪反应,可以让孩子知道,不必刻意掩饰。我们可以生气,但是如果总是用家长的情绪去管教孩子,这不是好办法。总这样说,孩子会觉得他应该对大人的情绪负责。他会忘记遵守规则的本来意义,也容易有很多不必要的自责和内疚。


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看到他不好的行为会有怎样不好的结果,让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对家长的情绪负责。


如果我们因为跟孩子无关的事情有消极情绪,那就跟孩子说,妈妈这会儿心情不好,是因为别的事情,所以妈妈先自己待一会儿,等情绪好了,马上就跟你玩。这样,孩子也可以学会,当他有不好的情绪时,他也会自己冷静一会儿,练习自己去处理。他也会知道,有不好的情绪不是什么错事。


如何教给孩子管理消极情绪的智慧

对于孩子的消极情绪,我们不要去否认、压制、贬低、怀疑,不要说“这有什么可怕的”“你不应该感到失望”“你没有理由生气”等,而是要帮助孩子去接受、识别,然后再教他处理办法。


教孩子管理消极情绪的前提是,我们自己要能从容去对待。我们会发现,做到这一点真是有难度啊。为什么这么难呢?因为,当孩子发脾气或有其他消极情绪时,我们的本能反应是—又来麻烦了!你敢跟我对抗!我的教育怎么这么失败!你得长到多大才能会……我付出这么多,你怎么能这么对待我……


于是我们浑身冒汗、血脉偾张……


我们处于这样的状态,当然就不能指望孩子能平和下来了。


要改变这种反应,首先要认识到,消极情绪对孩子是有益的,是他认识自己、提高情商、学习成长的一个好机会。它是中性的,不是坏事。把它当作一阵风吧,控制好,甚至利用它去“发电”“放风筝”。


其次,要尽量把孩子的行为和情绪跟自己的分开。自己的劳累、抱怨、委屈,自己去解决。别做不合理的挂钩。


我女儿惹我生气时,我就这样开导自己:一方面是因为她就是个孩子,就这样;另一方面,反思自己管教上有哪些不足,还可以做哪些改进,她是我教育的结果,跟谁抱怨呢,自己多改进就是了。


我想,如果家长少一些受害者的思路,多想该怎样改进,这也会帮助我们控制情绪,少生气。然后再告诉自己,我当然可以不完美,做不到的,努力改进就是了。

只有当我们自己接受了孩子的消极情绪,我们才能做到不去否认、压制、贬低、怀疑他的情绪,并且教会孩子接受他的情绪。


不要让孩子把消极情绪憋在肚子里

孩子发脾气,我们本能地想救火。如果认识到消极情绪的意义,我们就知道,不必急于让情绪消失,而是要尽量给孩子机会,让他感受、识别,同时自己锻炼着平复下来。他每自己平复一次,他的情绪控制能力就得到了一次锻炼。当然对于两岁以下的孩子,家长还是应该用转移法先去哄好,然后再讲道理。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家长自己能保持中性态度,这会帮助孩子更好地平复情绪。有很多情况,孩子的情绪是被家长的坏情绪火上浇油,愈演愈烈。


可以把以下的这些方法教给孩子。


宣泄法:比如打沙发打枕头 (当然对于爱打人的小男孩慎用)、撕纸;(其实这些宣泄法背后的道理就是,要以破坏性最小,不影响别人的方式发泄情绪)

倾诉法:找同学聊天、写日记、随意画画;

镇静法:数数、深呼吸;

转移法:看风景、听歌、运动、做自己爱好的事。

等孩子冷静一些之后,教孩子去分析思考:刚才的情绪是怎么回事,是什么引起的,以后怎样做才能避免那种情况,下次再有类似的情况该怎么办。


我女儿经常就是因为饿了情绪失控。我过去给她讲过《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有时她饿了,就提醒她,狐狸宝宝可能早就闻到吃的了,它们没准已经挖洞挖到饭桌下面了呢。


最后等她吃上了,我再讲道理:狐狸宝宝那么饿了,还能忍着去挖洞,你都不用挖洞就能找到吃的啊……


先处理情绪,后处理行为

孩子的多数问题行为,都是由于背后有某种情绪问题没有得到处理。所以,当问题行为出现时,别急着批评指责这个做法,而是先弄清楚是怎么回事,背后是什么情绪问题。


比如,写作业磨蹭,其实这是一种反抗不满的情绪;无故地闹,可能是孤独无聊的情绪;不合作,可能是因为大人缺乏理解和信任,导致缺乏沟通的情绪……


其实我们大人也是一样,很多行为只是在表达情绪而已。情绪处理完了,行为问题自然就没了。总之,怎样管理好情绪,这是我们和孩子要用一生去学习的功课。我们在孩子小的时候,多教给他方法,多给他做好的示范;孩子得到训练,他的情商就会发展得更好。而发展好情商,比学习知识和技能更能给孩子带来幸福快乐。


有一阵我女儿喜欢剪纸做手工。有一天晚饭她先吃完,自己安静地去剪纸车模书。我吃完过去时,她得意地给我展示自己刚剪出来的车。我一看,说:“哎呀,剪得挺好啊!就是你把粘双面胶的地方都剪掉了,一会儿不好粘了。”


她一看,也发现了问题,然后就生气了。她生气的方式之一就是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毁坏。她开始坐在地上撕这个车模剩下没剪的部分。


通常她如果要毁坏东西,我就收回来。但这次我没收,我提醒她,你别撕了,撕坏了就做不了了。她还继续撕。我没多说,走开了。


过一会儿,她自己恢复了情绪,找到我,故意用讨好的语气说:“妈妈,帮我把刚才撕坏的修好吧。”我过来一看,沙发上摆着刚刚被她撕出来的碎纸片。


我生气了,语气有些严厉地说:“如果你只撕成几片,我们还可以用胶带粘上。现在撕成这么碎了,我恐怕真的没法修好了。”


听我这么说,她又生气了。我走开到边上拿报纸看。她在屋里乱转悠,还是放不下这个事。


我估计她有些渴了,去拿了个白梨过来削皮,梨皮削很长,没弄断。她感兴趣了,过来接过去,摆在一张白纸上,说是梨皮过山车。


想必她看到白梨就已经情绪好了。吃完梨,她神清气爽的样子,过来趴我腿上,说:“妈妈以后我生气时不弄坏东西了。”我说:“你吃完梨感觉不错啊?”她说:“太解渴了。”然后我们一起把刚才那些碎片像玩拼图一样,拼出了几个部分。我一边拼一边告诉她,以后再生气时,可以找个软乎的打不坏的东西打几下 (我拍几下沙发),然后想想自己为什么生气,有没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我们拼了一会儿,然后她想起来要做什么,又自己忙活去了。


没过两分钟,就看她“啪啪”地打沙发。我偷眼看,原来是固体胶用完了,她在使劲扣里面剩的胶,怎么也扣不出来。


这时,我知道我一干预结果不会好—我解决不了,她会失望抱怨;我解决了,她会因为不是自己解决的而恼火。所以我只夸张地说:“打完好受吧?”然后和她一起笑,接着我装傻继续看报。


过了一分钟,她说:“妈妈,我有办法了!我往里面倒点水,胶就化了!”我惊呼:“好办法啊,我怎么没想到?你水杯里就有水,你记得水杯放哪了吗?”她自己找到水杯,然后得意地拿作品过来给我看。我一看,原来,她把剩下的一个小样图里的小车座剪下来,贴到了一个大样图的车里,说那是小宝宝的座。这样,最后虽然没做成车模,她也有了一个自己满意的作品!


在这个事的过程中,她有好几次自己平复情绪的机会,有主动重新建立沟通的机会,也有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机会,还有应用新学的情绪管理办法的机会。当然了,或许真正关键的不是我,而是那个大白梨!

一天又这么滴过去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父母必读 ( 京ICP备06011946号-1 京ICP证100913号 )  

GMT+8, 2024-5-6 11:10 , Processed in 0.03107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